大意是:(制作箭杆的木料必须是很直的),但自然之中天生就是笔直的木料,不是没有,恐怕百年难遇;同样,天生就是圆形可以用作车轮的木材也是可遇不求的。但世上有那么多的箭和车轮是如何而来呢?答案是工匠用“隐栝”这样的器具将木料取直或做成圆形的。虽然世上也有不需要隐栝本身就很自己笔直的箭矢和自圆的木料,但优秀的工匠并并不看重它。为什么?因为乘车的不只一个,射箭的也不是只用一支箭就可以了。同样,不用赏罚就可以自己为善的百姓,英明的君主也不会看重,为什么呢?因为国家的法令不能放纵任何人,而且君主治理国家不只是为了一个人(自善之人),所以有法术的君主不会因为少数偶然出现的善人而推行德政教化,却施行必然能治理国家的方法(用法律来治理)。
观点: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但企业的可用之才从何而来?从社会,从学校。而社会和学校有“自直之箭”的精英吗?有,但少之又少,即算是有,企业恐怕也用不起太多精英。那怎么办?企业也只能同古时候的工匠一样,用“隐栝”将各种各样的人变成可用之材。企业的“隐栝”是什么?是企业的文化、制度、规范。现在很多企业一样有《员工手册》,它们告诉新的员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怎么做是有效的,怎么做是无用的,员工的晋升途径是怎么样的。同时,一定还有用于“洗脑”的“企业文化”,还有的是一些故事如:老板创业的艰辛,公司的感人故事,优秀员工的成长历程等等。通过硬性的制度和看似温柔的“文化”起到了“隐栝”的作用。
观点: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但企业的可用之才从何而来?从社会,从学校。而社会和学校有“自直之箭”的精英吗?有,但少之又少,即算是有,企业恐怕也用不起太多精英。那怎么办?企业也只能同古时候的工匠一样,用“隐栝”将各种各样的人变成可用之材。企业的“隐栝”是什么?是企业的文化、制度、规范。现在很多企业一样有《员工手册》,它们告诉新的员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怎么做是有效的,怎么做是无用的,员工的晋升途径是怎么样的。同时,一定还有用于“洗脑”的“企业文化”,还有的是一些故事如:老板创业的艰辛,公司的感人故事,优秀员工的成长历程等等。通过硬性的制度和看似温柔的“文化”起到了“隐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