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第四章 GEF框架(2)

本文详细介绍了GEF(Graphical Editing Framework)中元素的创建过程及消息响应机制。包括如何通过Palette和CreationToolEntry创建新元素,以及EditPart如何通过getCommand函数处理请求并生成Command来响应用户操作。

FROM:http://www.blog.edu.cn/user1/19180/archives/2005/375050.shtml

4.2 创建一个元素

    下面讨论一下如何创建一个元素,因为如果不能创建新元素,我们就没法测试其他的功能。

    首先讨论系统如何知道何时创建新的元素以及如何创建这个元素。在初始化主界面类的时候,我们设置了一个Palette,我们就利用Palette提供的功能告知系统何时及如何创建元素。设置Palette的时候,我们使用了CreationToolEntry,当用户点击这个ToolEntry的时候,eclipse就知道用户需要创建一个(块状)元素,接着用户在编辑区域按下左键,并脱拽出一个区域,当松开右键的时候,系统就会产生一个REQ_CREATE请求,并将这个请求发送给根模型的EditPart,在之前的例子中,Diagram就是我们的根模型。

    根EditPart翻译这个根据这个请求传进来的参数(你可以从中获得用户单击的位置和区域,以及要创建的模型类型),创建一个Command。系统执行这个Command,在Command中,我们可以新建一个模型,并将它作为根模型(Diagram)的子女插入其中。根模型发现自己的子女发生了变化,它就会通知自己的EditPart进行刷新,EditPart刷新的时候会将模型的子女和自己的EditPart子女进行一个映射,当发现子模型找不到子EditPart的时候,它就会请求视图的EditPartFactory创建新的EditPart,并将它作为自己的子女。

    上述创建的过程大部分都是GEF提供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EditPart获得模型的子女,这个时候你需要覆盖EditPart中的一个操作:getModelChildren。之前解释过EditPartFactory的原理,利用它可以根据模型创建EditPart。之后新的EditPart再试图更新自己的Figure,但是这个时候还没有创建Figure,因此它会调用自己的createFigure函数创建自己的Figure,你需要覆盖这个接口。

 

4.3 消息响应与MVC同步 

   当系统向EditPart发送Request的时候,EditPart调用getCommand函数,getCommand函数如果可以处理这个请求,它就会生成对应的Command,否则返回null。getCommand函数首先尝试直接处理,如果不能处理再查看自己的有没有哪个EditPolicy能够处理这个请求(所以我们重载getCommand函数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调用父类的getCommand函数。如果这个EditPart不能处理这个请求,在有些情况下(比如类型REQ_RESIZE请求,但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请求都会这样),系统会调用其父类的发送一个新的请求,令它处理。如果无论如何EditPart都无法处理这个请求,那么系统就会禁止请求所代表的功能。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移动了一个Figure,系统就会发送一个类型为REQ_MOVE的ChangeBoundsRequest请求给这个Figure对应的EditPart。你可以在这里处理该请求,否则系统会向这个Figure的父亲发送一个类型为REQ_MOVE_CHILDREN的ChangeBoundsRequest请求。如果你没有编写创建移动对象的Command,那么eclipse就会将光标设置为不许移动的光标。我们再看一下getCommand函数的例子:

  1. public Command getCommand(Request request) {   
  2.     if(REQ_RESIZE.equals(request.getType())) {   
  3.         ChangeBoundsRequest req=(ChangeBoundsRequest)request;   
  4.         Node node=(Node)getModel();   
  5.         ResizeNodeCommand cmd=new ResizeNodeCommand(node,this);   
  6.         Rectangle rect=new Rectangle(node.getLocation(),node.getSize());   
  7.         cmd.setRectangle(req.getTransformedRectangle(rect));   
  8.         return cmd;   
  9.     }   
  10.     return super.getCommand(request);   
  11. }  

在这个函数中,我们处理了一个REQ_RESIZE请求并生成了一个Command。

    什么是EditPolicy呢?它是为了分担EditPart处理Request的负担而出现的,每一种EditPartPolicy都扮演了一个角色(Role),它负责处理一类请求。EditPolicy不是必需的,它完全可以由getCommand函数代替。但是,使用EditPolicy有助于代码的重用。你必须实现createEditPolicies接口函数,并调用installEditPolicy方法为EditPart安装Policy。我们再看一下createEditPolicies函数的例子:

  1. protected void createEditPolicies() {   
  2.     installEditPolicy(EditPolicy.DIRECT_EDIT_ROLE, new NodeDirectEditPolicy());   
  3.     installEditPolicy(EditPolicy.COMPONENT_ROLE, new NodeEditPolicy());   
  4.     installEditPolicy(EditPolicy.GRAPHICAL_NODE_ROLE, new NodeGraphicalNodeEditPolicy());   
  5. }  

关于EditPolicy的问题,下一节在继续讨论。

    并不是所有的Request都交给getCommand函数处理,有些Request也分派给performRequest函数处理。performRequest函数用于处理一些特殊的请求,比如在位编辑请求。你可以查看RequestConstance中对于请求类型的定义,里面说明了请求的处理位置。我们再看一下performRequest函数的例子:

java 代码

 

  1. public void performRequest(Request req) {   
  2.     if (req.getType().equals(RequestConstants.REQ_DIRECT_EDIT)) {   
  3.         if (manager == null) {   
  4.             NodeFigure figure = (NodeFigure) getFigure();   
  5.             manager = new NodeDirectEditManager(this, TextCellEditor.classnew NodeCellEditorLocator(figure));   
  6.         }   
  7.         manager.show();   
  8.     }   
  9. }  


    由上可见,EditPart并不直接修改模型,当需要修改的时候,它会利用Command。而当模型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须通知EditPart更新视图。模型拥有一个PropertyChangeSupport对象,而EditPart实现一个PropertyChangeListener,并向模型注册自己为监听者,同时实现一个propertyChange函数。当模型变化,它会调用PropertyChangeSupport的firePropertyChange函数通知EditPart,并调用propertyChange函数。

java 代码

java 代码
潮汐研究作为海洋科学的关键分支,融合了物理海洋学、地理信息系统及水利工程等多领域知识。TMD2.05.zip是一套基于MATLAB环境开发的潮汐专用分析工具集,为科研人员与工程实践者提供系统化的潮汐建模与计算支持。该工具箱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两大核心功能: 在交互界面设计方面,工具箱构建了图形化操作环境,有效降低了非专业用户的操作门槛。通过预设参数输入模块(涵盖地理坐标、时间序列、测站数据等),用户可自主配置模型运行条件。界面集成数据加载、参数调整、可视化呈现及流程控制等标准化组件,将复杂的数值运算过程转化为可交互的操作流程。 在潮汐预测模块中,工具箱整合了谐波分解法与潮流要素解析法等数学模型。这些算法能够解构潮汐观测数据,识别关键影响要素(包括K1、O1、M2等核心分潮),并生成不同时间尺度的潮汐预报。基于这些模型,研究者可精准推算特定海域的潮位变化周期与振幅特征,为海洋工程建设、港湾规划设计及海洋生态研究提供定量依据。 该工具集在实践中的应用方向包括: - **潮汐动力解析**:通过多站点观测数据比对,揭示区域主导潮汐成分的时空分布规律 - **数值模型构建**:基于历史观测序列建立潮汐动力学模型,实现潮汐现象的数字化重构与预测 - **工程影响量化**:在海岸开发项目中评估人工构筑物对自然潮汐节律的扰动效应 - **极端事件模拟**:建立风暴潮与天文潮耦合模型,提升海洋灾害预警的时空精度 工具箱以"TMD"为主程序包,内含完整的函数库与示例脚本。用户部署后可通过MATLAB平台调用相关模块,参照技术文档完成全流程操作。这套工具集将专业计算能力与人性化操作界面有机结合,形成了从数据输入到成果输出的完整研究链条,显著提升了潮汐研究的工程适用性与科研效率。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