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的问题

本文探讨了软件发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了发布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包括理顺业务结构、采用新发布模式等解决方案。
问题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解决方案:管理和技术;
管理层面通过制定流程和规则规范人的行为;
技术层面通过一定的技术尽量把人解放出来;
很多时间单以管理或技术都难以达到效果,必须双管甚至多管齐下,现在我们面临的发布问题目前就是这样一种情况。自从09年进公司到现在,发布上的问题个人觉得还是有所改善,记得当时经常发布搞到晚上十点十一点那是太正常的事情,而且我们的配置管理同学也会不厌其烦的把那些发布失败的需求重新再发一次。大家都在发布这辆车上前前进进,后后退退,经常由于一个人的问题导致整辆车退回去重来,一天往往复复好几次。后来制定了相应的流程和方案,提出了定时必须上车,否则下车不准再上的规则,相对以前还是好多了。但是最近的发布好像又非常不顺利,这也说明,单单从流程上面是无法根治这个问题的!大家也都尽情讨论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源以及相应的对策。从大家邮件里面总结出来主要原因是:各个应用依赖关系复杂、公共库版本管理问题、发布模式原始和发布者不够上心。具体的对策是:理清依赖关系,采用新的发布模式等。大家从各个角度和层面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而且很多同学提出的方法和指出的问题都很本质,让我受益匪浅。
但是产生发布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我认为:首先是人的问题、其次是业务存在问题才会诱发发布的问题;发布回滚的直接原因是发布的需求存在质量问题,为什么质量问题不能尽早扼杀在开发或者测试中,可能是开发粗心可能是测试漏测,或者应用庞大历史遗留的雷被踩。但是不管怎么样,只要努力用心做,这些应该还是可以避免的。另外,从一个软件的生命周期来考虑这个问题,软件方面很多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业务的问题;发布为什么会纠结,代码库依赖为什么会混乱,因为我们的业务本身就是混乱的,我们业务划分不够清晰,业务分工不够明确,业务分工模式也存在问题。在业务混乱的情况下,代码结构、应用相互依赖他能不混乱吗?业务上存在问题才会导致留下很多雷,才会隐患重重。做新业务的时候首先把业务理顺,业务结构理清楚,业务也要分层次;后面的代码能理顺。代码顺了,发布自然也不会存在问题。
总的来说现在的发布问题,应该是我们对历史的一次回顾和总结,其中可以吸取不少教训。
自己的一个感想:程序员的功过只能交由后人去评判 。
基于51单片机,实现对直流电机的调速、测速以及正反转控制。项目包含完整的仿真文件、源程序、原理图和PCB设计文件,适合学习和实践51单片机在电机控制方面的应用。 功能特点 调速控制:通过按键调整PWM占空比,实现电机的速度调节。 测速功能:采用霍尔传感器非接触式测速,实时显示电机转速。 正反转控制:通过按键切换电机的正转和反转状态。 LCD显示:使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当前的转速和PWM占空比。 硬件组成 主控制器:STC89C51/52单片机(与AT89S51/52、AT89C51/52通用)。 测速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用于非接触式测速。 显示模块: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转速和占空比。 电机驱动:采用双H桥电路,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和调速。 软件设计 编程语言:C语言。 开发环境:Keil uVision。 仿真工具:Proteus。 使用说明 液晶屏显示: 第一行显示电机转速(单位:转/分)。 第二行显示PWM占空比(0~100%)。 按键功能: 1键:加速键,短按占空比加1,长按连续加。 2键:减速键,短按占空比减1,长按连续减。 3键:反转切换键,按下后电机反转。 4键:正转切换键,按下后电机正转。 5键:开始暂停键,按一下开始,再按一下暂停。 注意事项 磁铁和霍尔元件的距离应保持在2mm左右,过近可能会在电机转动时碰到霍尔元件,过远则可能导致霍尔元件无法检测到磁铁。 资源文件 仿真文件:Proteus仿真文件,用于模拟电机控制系统的运行。 源程序:Keil uVision项目文件,包含完整的C语言源代码。 原理图:电路设计原理图,详细展示了各模块的连接方式。 PCB设计:PCB布局文件,可用于实际电路板的制作。
【四旋翼无人机】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建模与控制研究(Matlab代码、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展开研究,重点进行了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的设计与仿真验证。通过引入螺旋桨倾斜机构,该无人机能够实现全向力矢量控制,从而具备更强的姿态调节能力和六自由度全驱动特性,克服传统四旋翼欠驱动限制。研究内容涵盖动力学建模、控制系统设计(如PID、MPC等)、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验证,并可能涉及轨迹跟踪、抗干扰能力及稳定性分析,旨在提升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机动性与控制精度。;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Simulink仿真能力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无人机系统开发的工程师,尤其适合研究先进无人机控制算法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深入理解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建模方法;②掌握基于Matlab/Simulink的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流程;③复现硕士论文级别的研究成果,为科研项目或学术论文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提供的Matlab代码与Simulink模型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建模推导过程与控制器参数调优,同时可扩展研究不同控制算法的性能对比,以深化对全驱动系统控制机制的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