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弄清两个概念:打包和压缩。打包是指将一大堆文件或目录变成一个总的文件;压缩则是将一个大的文件通过一些压缩算法变成一个小文件。
为什么要区分这两个概念呢?这源于Linux中很多压缩程序只能针对一个文件进行压缩,这样当你想要压缩一大堆文件时,你得先将这一大堆文件先打成一个包(tar命令),然后再用压缩程序进行压缩(gzip bzip2命令)。
Linux下最常用的打包程序就是tar了,使用tar程序打出来的包我们常称为tar包,tar包文件的命令通常都是以.tar结尾的。生成tar包后,就可以用其它的程序来进行压缩。
Linux下最常用的打包程序就是tar了,使用tar程序打出来的包我们常称为tar包,tar包文件的命令通常都是以.tar结尾的。生成tar包后,就可以用其它的程序来进行压缩。
<wbr></wbr>
tar<wbr>参数列表<wbr><wbr> 打包后的包名<wbr> 要打包的文件|目录</wbr></wbr></wbr></wbr>
tar<wbr>参数列表<wbr><wbr><wbr>要解包的包名<wbr><wbr><wbr><wbr> 解包的目录</wbr></wbr></wbr></wbr></wbr></wbr></wbr></wbr>
<wbr></wbr>
主要参数列表:
c 创建新的档案文件。如果用户想备份一个目录或是一些文件,就要选择这个选项。
C 指定要打包的文件路径,或者解包的路径。
r 把要存档的文件追加到档案文件的未尾。例如用户已经作好备份文件,又发现还有一个目录或是一些文件忘记备份了,这时可以使用该选项,将忘记的目录或文件追加到备份文件中。
t 列出档案文件的内容,查看已经备份了哪些文件。
u 更新文件。就是说,用新增的文件取代原备份文件,如果在备份文件中找不到要更新的文件,则把它追加到备份文件的最后。
x 从档案文件中释放文件。
f 使用档案文件或设备。
k 保存已经存在的文件。例如我们把某个文件还原,在还原的过程中,遇到相同的文件,不会进行覆盖。
v 详细报告tar处理的文件信息。
z 用gzip来压缩/解压缩文件,加上该选项后可以将档案文件进行压缩,但还原时也一定要使用该选项进行解压缩。
j<wbr>用bzip2来压缩/解压缩文件</wbr>
<wbr></wbr>
<wbr>1) tar调用gzip<br> gzip是GNU组织开发的一个压缩程序,.gz结尾的文件就是gzip压缩的结果。与gzip相对的解压程序是gunzip。tar中使用-z这个参数来调用gzip。下面来举例说明一下:<br> # tar -czf all.tar.gz *.jpg<br> 这条命令是将所有.jpg的文件打成一个tar包,并且将其用gzip压缩,生成一个gzip压缩过的包,包名为all.tar.gz<br> # tar -xzf all.tar.gz<br> 这条命令是将上面产生的包解开。<br> 2) tar调用bzip2<br> bzip2是一个压缩能力更强的压缩程序,.bz2结尾的文件就是bzip2压缩的结果。与bzip2相对的解压程序是bunzip2。tar中使用-j这个参数来调用gzip。下面来举例说明一下:<br> # tar -cjf all.tar.bz2 *.jpg<br> 这条命令是将所有.jpg的文件打成一个tar包,并且将其用bzip2压缩,生成一个bzip2压缩过的包,包名为all.tar.bz2<br> # tar -xjf all.tar.bz2<br> 这条命令是将上面产生的包解开。</w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