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小感

通信编程学习心得

我对这个博客的排版真的无语了,还是word好,

写道

发现自己好久好久没有写总结了,进入自己的博客,才发现上一篇日志是那么那么遥远的事情,我真的把它丢开了好久好久,惭愧啊!
开始学通信已经整整10天了,扪心自问,我学到了点什么?下面简单谈几点我自己的感受:
1、小议“敲”代码
我觉得,不只是我,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这几天来也许并不清楚到底学到了点什么,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自己到底敲了多少代码,有多少书上的,又有多少是自己的。我认为敲代码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最初学习的过程。我承认我没有能力在听完胡老师讲完第一节通信的基本原理之后就能直接转换为代码(当然某些牛人应该可以),ServerSocket和socket这两个类我是通过敲代码和查看API文档了解的。我记得胡老师给我上的第一节课敲第一个程序时就说,先不要管具体的代码为什么这么写,先去看它的格式。敲代码是就一个过程,去了解它的基本思路、基本功能,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先把基础搞定了,至于上面怎么盖,也就不是抄代码能解决的问题了。有些代码就是固定的,是死的,必须得这么写,这些就得抄,抄完了记住了就是你的了,但是思路是活的,而且也不能一味的抄代码,书上的代码就像是盖起来的高楼大厦,都已经成型了,就很难根据自己的意愿修改了,那么这个房子也就不是你的了。这东西见仁见智,我就说到这吧。
2、通信到底有什么啊
通信也学了这么多天了,除了多接触了两个类,还真没遇到什么新的的知识点,就是比以前的程序多了个“协议”,以前哪有什么协议啊,可是学通信,在弄清基本原理之后,开始写程序之前,一定一定要先做一件事情,就是制定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协议”,有些协议是系统默认的,有些是需要我们自己定义的,不管是聊天、传文件、还是远程控制,通信其实就是通过字节来实现,就是字节。在客户端与服务器创建连接之后,就是收发字节并转换格式的问题。这么简单的问题如果在第一天学的时候告诉我,我就只是听听,因为没感觉,但是在写过几个程序之后,在经历不断用System.out调试程序的过程中,不断地把传送的文件等用字节输出,再去想那些话,才豁然开朗:本来就是字节嘛!通信更像是对以前基础知识点的复习和整理,以前就像学了几个字、几个词,现在要用这些字词写出一小段话出来,这段话讲的内容就由自己的思路决定,如果基础原理都清楚,那么最好不要让书限制自己的思路,这也是一个阶段,我们都在努力的阶段。现在感觉自己敲得最熟的代码就是写界面,几乎一气呵成,最糟糕的就是文件输入输出流,因为当你写了一个方法,有自己的思路,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填充方法体的时候,你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这没什么,再去把相关只是复习或者称之为学习一下就行了。通信,慢慢走下去一定会有跟深刻地了解。
3、我
呵呵,谈谈自己吧!自己最欠缺的就是踏实,写程序时老是想一下子把可以实现好几个功能的代码敲完,老是想一口吞个包子,所以每次写完一运行一出毛病就没有头绪,不知道是哪里的问题,可能是自己的太心急了吧。写程序还是得边写边测试,着什么急嘛!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写呗,这正是我最欠缺的,不过正在慢慢改。人都有惰性,无一例外,难得糊涂——就是懒得静下心想问题解决问题的借口,胡老师有句话说得好,清醒总是比糊涂着痛苦。我们每天都在重复一件事:找借口,为自己不愿干的事找借口,有些事不是不能,而是不为,写总结,其实只是懒得写而已,有些想法只是放在脑子里,因为想想比较轻松,而懒得将想法用白纸黑字写下来,一旦要写就要整理思路,而且要比只是想想更透彻,或者有些话一旦写出来也就比比只是在脑子里想想分量重一点。我现在没钱,不能挥霍金钱,我现在拥有最值钱的东西就是时间,我在挥霍青春吗?应该还不至于,只是突然想到“挥霍青春”这个词,它的分量太重,我们都承受不起!好了,还不至于会虚耗时间、挥霍青春,但是还是多做点有用的事吧!
“宁可清醒的痛苦着,也绝不快乐的糊涂着!”

 

【无人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研究[和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展开研究,重点探讨了在复杂环境中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PSO)实现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的方法,并将其与遗传算法(GA)、标准粒子群算法等传统优化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内容涵盖路径规划的多目标优化、避障策略、航路点约束以及算法收敛性和寻优能力的评估,所有实验均通过Matlab代码实现,提供了完整的仿真验证流程。文章还提到了多种智能优化算法在无人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比较,突出了改进PSO在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方面的优势。;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Matlab编程基础和优化算法知识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无人机路径规划、智能优化算法研究的相关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无人机在复杂地形或动态环境下的三维路径规划仿真研究;②比较不同智能优化算法(如PSO、GA、蚁群算法、RRT等)在路径规划中的性能差异;③为多目标优化问题提供算法选型和改进思路。;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文中提供的Matlab代码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算法的参数设置、适应度函数设计及路径约束处理方式,同时可参考文中提到的多种算法对比思路,拓展到其他智能优化算法的研究与改进中。
### 物联网控与通信课程设计概述 物联网控与通信的课程设计涉及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包括传器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架构设计。以下是对相关主题的详细说明以及示例资料。 #### 1. 系统架构设计 在物联网工程中,系统架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通常采用“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进行设计[^1]。具体来说,首先需要定义系统的总体架构,明确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方式。例如,在一个典型的物联网控系统中,可以将系统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知层**:负责数据采集,主要依赖于各种传器。 - **网络层**:负责数据传输,可能使用Wi-Fi、ZigBee或LoRa等通信协议。 - **应用层**:负责数据分析和决策,通常在云端或本地服务器上实现。 #### 2. 控技术的应用 控技术的核心在于如何通过传器获取环境数据并进行控制。例如,在智能家居场景中,温度传器可以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并通过单片机控制空调的开关状态[^2]。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单片机控制示例代码,展示如何通过C#实现基本的物联网功能: ```csharp using System;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 { Console.WriteLine("IoT Sensing Example"); int sensorValue = GetSensorValue(); // 模拟获取传器数据 if (sensorValue > 50) { Console.WriteLine("Temperature is too high! Turning on the fan."); } else { Console.WriteLine("Temperature is normal."); } } static int GetSensorValue() { // 模拟传器读取数据 return new Random().Next(30, 70); } } ``` #### 3. 通信技术的选择 在物联网系统中,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至关重要。常见的通信技术包括: - **Wi-Fi**:适用于高带宽需求的场景,但功耗较高。 - **ZigBee**:适用于低功耗、短距离通信的场景。 - **LoRa**:适用于长距离、低速率的通信需求。 每种通信技术都有其优缺点,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进行选择[^1]。 #### 4. 示例资料推荐 以下是几个关于物联网控与通信课程设计的参考方向: - **传器技术**:研究各类传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 **通信协议**:学习Wi-Fi、ZigBee、LoRa等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 - **系统集成**:结合硬件和软件,设计一个完整的物联网控系统。 ### 注意事项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 明确系统需求,确保设计目标清晰。 - 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 在开发过程中,注重测试与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