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拉西扯:百度和它的对手们(4)腾讯篇

本文探讨了百度和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的竞争态势。腾讯凭借QQ建立起庞大的在线社区,而百度正逐步从搜索引擎转变为社区平台。双方在产品线上的重叠预示着未来可能的直接竞争,特别是百度是否会推出即时通讯工具以减少对腾讯的依赖。

2006年7月,腾讯CEO马化腾高调出席“百度世界”,为李彦宏捧场,似乎在向外界宣示两家公司的良好关系,就像英国首相张伯伦1938年在慕尼黑跟希特勒一起所宣示的那种关系。不过我相信,在这两家公司各自的监控对象名单上,对方都处在一个非常醒目的位置。换句话说,百度、腾讯必有一战,就像二战时候的英国和德国。

如果有一份最受中国年轻网民青睐的公司排名,排在前两位的一定是腾讯和百度。用了8年时间,腾讯把一个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小软件,打造成了一个拥有2.326亿活跃帐户,2450万同时在线人数的全世界最活跃的在线社区,它的470亿港元(60亿美元)的市值,是百度的大约1.8倍。从去年开始,百度也开始大力加强社区建设。依托MP3搜索和贴吧的巨大成功,逐步向空间、圈子等基于人的领域扩展,百度正在把自己从用户的一个信息工具,变成网民的活动平台。也就是说,在本质上,百度正在逐渐脱离Google模式,走向腾讯模式。

腾讯也没闲着,凭藉最具粘性的客户端软件——QQ,腾讯已经大举进入游戏、资讯(QQ门户等)、互动(Qzone、QQ秀等)、电子商务(拍拍、财付通等)、搜索和无线等所有有利可图的领域,并力图成为它所谓的“在线生活”中的王者。尽管并非所有的领域腾讯都有竞争力,但QQ巨大的辐射力,仍让它成为所有这些领域中最可怕的对手。尤其是对搜索(搜搜)、音乐(腾讯音乐QQ音乐)等百度具有优势的领域的出击,已经开始触及百度的切身利益。根据百度搜索风云榜,QQ长期在热门关键词中名列前茅,这说明百度一直在把新用户源源不断地摆渡到腾讯。

有人认为,鉴于百度一直没有正式进军IM,所以马化腾也没有着力去推进搜搜,双方互有忌惮。但这两家市值最大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不可能永远这么温良恭俭让,他们必须为各自股东的利益负责。而且,百度和腾讯殊途同归,双方的产品线必定会出现越来越多相同的部分。归根结底,双方所争夺的,是对中国互联网用户,尤其是年轻网民的吸引力和控制力,这是无法谦让的。

问题的焦点就在于,百度会不会推出自己的IM。百度已经推出了超级搜霸、下吧、硬盘搜索等客户端软件产品,不过这些产品受到需求强度、市场竞争以及反流氓软件等问题的限制,并没有形成较大的市场优势。而且,这些产品对于推进百度的社区战略,衔接不同的产品线,跨越不同服务间的屏障并无帮助。对年轻网民来说,IM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了互联网第一应用电子邮件。

当用户一边在贴吧灌水,一边在QQ上闲聊,这无疑使百度打通用户关系的努力付之东流。如果说,搜索是信息整合时代的王冠上的明珠,那么IM则是用户关系整合时代的金库钥匙,至少在中国是这样。连曾经信誓旦旦不做聊天的Google都做了Google Talk,有什么理由相信,更加重视社区发展的百度,会对IM的重要性视若无睹?

想不想做是一回事,能不能做成是另一回事。盛大曾经苦恼于它的用户一边在《传奇》中游戏,一边在QQ中聊天,所以它推出了盛大圈圈。不过,盛大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大,圈圈最终只是在水面上留下一个小圈圈,就不再有什么动静。新浪花3600万美元收购的UC,基本上已经成了满足特定人群的特定工具。阿里巴巴则通过电子商务所衔接的广大客户群,成功地将阿里贸易通淘宝旺旺打造成在线商家和买家必备的客户端,并将两者整合成阿里旺旺。微软MSN Messenger(Windows Live Messenger)不但没有在QQ巨大的垄断优势面前萎缩,反而不断壮大,甚至还让小i机器人这种衍生服务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

百度现在有足够多的用户,这些用户也确实需要互相沟通,只不过当他们需要聊天的时候,就成了腾讯的用户。百度的社区越火爆,百度为腾讯贡献的用户就越多,这是百度的尴尬。做IM根本不是一道选择题,即使只是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百度上马IM也已是箭在弦上。

百度IM推出的那一天,就是两大互联网巨头正式交火的那一天。我相信,这场战争比新浪和搜狐持之以恒地互相吐口水要有趣多了。用户将从中受益。

1143511.aspx
本项目采用C++编程语言结合ROS框架构建了完整的双机械臂控制系统,实现了Gazebo仿真环境下的协同运动模拟,并完成了两台实体UR10工业机器人的联动控制。该毕业设计在答辩环节获得98分的优异成绩,所有程序代码均通过系统性调试验证,保证可直接部署运行。 系统架构包含三个核心模块:基于ROS通信架构的双臂协调控制器、Gazebo物理引擎下的动力学仿真环境、以及真实UR10机器人的硬件接口层。在仿真验证阶段,开发了双臂碰撞检测算法轨迹规划模块,通过ROS控制包实现了末端执行器的同步轨迹跟踪。硬件集成方面,建立了基于TCP/IP协议的实时通信链路,解决了双机数据同步运动指令分发等关键技术问题。 本资源适用于自动化、机械电子、人工智能等专业方向的课程实践,可作为高年级课程设计、毕业课题的重要参考案例。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控制核心与硬件接口分离架构便于功能扩展,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学习者可在现有框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例如集成视觉感知模块或优化运动规划算法。 项目文档详细记录了环境配置流程、参数调试方法实验验证数据,特别说明了双机协同作业时的时序同步解决方案。所有功能模块均提供完整的API接口说明,便于使用者快速理解系统架构并进行定制化修改。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将豆包的个性化服务与优快云的社区功能相结合,可从以下方面实现: 个性化内容推荐:通过分析用户在优快云社区的浏览、搜索、收藏等行为数据,利用豆包的深度学习能力,为用户精准推送符合其技术领域兴趣的文章、教程、问答等内容。例如,若用户常关注Java开发,就为其推荐Java新特性、框架应用等文章。 ```python # 模拟根据用户历史浏览记录推荐内容 user_history = ['Java开发', '数据库设计'] recommended_content = [] if 'Java开发' in user_history: recommended_content.append('Java最新框架应用案例') if '数据库设计' in user_history: recommended_content.append('数据库性能优化技巧') print(recommended_content) ``` 智能问答与社区互动:在优快云问答板块,豆包实时为用户提供精准且个性化的答案。结合用户历史提问学习情况,给出解决方案并拓展相关知识点。同时,识别社区内高质量回答推荐给提问者,促进知识共享。 ```python # 模拟豆包在问答板块的回答 question = "如何优化MySQL数据库性能?" answer = "可以从索引优化、查询优化等方面入手。例如创建合适的索引,优化查询语句避免全表扫描。示例代码如下:" print(answer) ``` 学习路径规划:依据用户在优快云的学习目标技能水平,豆包制定个性化学习路径。整合社区内教程、课程文章资源,规划从基础到进阶的学习方案,并根据学习进度反馈动态调整。 ```python # 模拟为用户制定学习路径 user_goal = "掌握前端开发" learning_path = [] if user_goal == "掌握前端开发": learning_path = ["HTML/CSS基础学习", "JavaScript编程入门", "前端框架实战"] print(learning_path) ``` 个性化活动推荐:优快云社区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豆包根据用户兴趣技能推荐适合的活动,并在报名参与过程中提供指导。 ```python # 模拟为用户推荐活动 user_interest = "区块链技术" events = ["区块链技术研讨会", "Python数据挖掘竞赛", "云计算技术峰会"] recommended_events = [] for event in events: if "区块链技术" in event: recommended_events.append(event) print(recommended_events) ```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