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

今天遇到了一个低智商的“难题”,搞得我晚饭都没吃好... 小总结一下:

 

一变量用

String flightNum = request.getParameter("flightNum ");

 这种形式接收,之前我已经确定肯定是null  因为url中根本就没这个参数。

可我下面写了这样的语句:

if( null != flightNum ){
    ....
}

 

其间的代码段居然执行了。而且初次访问不执行,点击下一页时 执行了。

我便在控制台打印输出这个参数   赫然显示:  null

于是我开始狂调试,屡试皆为   : 代码段执行,且输出为null

我开始郁闷:java虚拟机不肯出错啊.. 错误究竟在哪里呢???

饭后,我在点击下一页后  查看了一下html源码....  哦.....原来是这样... 

我在点击下一页时  做了一个hidden的input 提交, input 里面有value 赋值。 我在第一次访问给hidden变量赋值时

显然把null赋给了它 , 但它可不认识null 值,它只认识null 字符串,原来以前一直打印出的那个神秘的null 是nul字符串不是null值!!

感觉像被焖了一棒子...

大家也一定要注意啊:一个字符串输出为null , 其值可不一定是null值,很可能是"null"字符串哦!!!!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STM32微控制器精确控制步进电机,涵盖了从原理到代码实现的全过程。首先,解释了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定子、转子的构造及其通过脉冲信号控制转动的方式。接着,介绍了STM32的基本原理及其通过GPIO端口输出控制信号,配合驱动器芯片放大信号以驱动电机运转的方法。文中还详细描述了硬件搭建步骤,包括所需硬件的选择与连接方法。随后提供了基础控制代码示例,演示了如何通过定义控制引脚、编写延时函数和控制电机转动函数来实现步进电机的基本控制。最后,探讨了进阶优化技术,如定时器中断控制、S形或梯形加减速曲线、微步控制及DMA传输等,以提升电机运行的平稳性和精度。 适合人群:具有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特别是对STM32和步进电机有一定了解的研发人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步进电机与STM32的工作原理及二者结合的具体实现方法;②掌握硬件连接技巧,确保各组件间正确通信;③理解并实践基础控制代码,实现步进电机的基本控制;④通过进阶优化技术的应用,提高电机控制性能,实现更精细和平稳的运动控制。 阅读建议: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讲解,还附带了完整的代码示例,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结合实际硬件进行调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步进电机的控制原理和技术细节。同时,对于进阶优化部分,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性学习,逐步提升对复杂控制系统的理解。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this == o) return true; if (!(o instanceof Address)) return false; Address address1 = (Address) o; if (getAid() != null ? !getAid().equals(address1.getAid()) : address1.getAid() != null) return false; if (getUid() != null ? !getUid().equals(address1.getUid()) : address1.getUid() != null) return false; if (getName() != null ? !getName().equals(address1.getName()) : address1.getName() != null) return false; if (getProvinceName() != null ? !getProvinceName().equals(address1.getProvinceName()) : address1.getProvinceName() != null) return false; if (getProvinceCode() != null ? !getProvinceCode().equals(address1.getProvinceCode()) : address1.getProvinceCode() != null) return false; if (getCityName() != null ? !getCityName().equals(address1.getCityName()) : address1.getCityName() != null) return false; if (getCityCode() != null ? !getCityCode().equals(address1.getCityCode()) : address1.getCityCode() != null) return false; if (getAreaName() != null ? !getAreaName().equals(address1.getAreaName()) : address1.getAreaName() != null) return false; if (getAreaCode() != null ? !getAreaCode().equals(address1.getAreaCode()) : address1.getAreaCode() != null) return false; if (getZip() != null ? !getZip().equals(address1.getZip()) : address1.getZip() != null) return false; if (getAddress() != null ? !getAddress().equals(address1.getAddress()) : address1.getAddress() != null) return false; if (getPhone() != null ? !getPhone().equals(address1.getPhone()) : address1.getPhone() != null) return false; if (getTel() != null ? !getTel().equals(address1.getTel()) : address1.getTel() != null) return false; if (getTag() != null ? !getTag().equals(address1.getTag()) : address1.getTag() != null) return false; return getIsDefault() != null ? getIsDefault().equals(address1.getIsDefault()) : address1.getIsDefault() == null;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int result = getAid() != null ? getAid().hashCode() : 0; result = 31 * result + (getUid() != null ? getUid().hashCode() : 0); result = 31 * result + (getName() != null ? getName().hashCode() : 0); result = 31 * result + (getProvinceName() != null ? getProvinceName().hashCode() : 0); result = 31 * result + (getProvinceCode() != null ? getProvinceCode().hashCode() : 0); result = 31 * result + (getCityName() != null ? getCityName().hashCode() : 0); result = 31 * result + (getCityCode() != null ? getCityCode().hashCode() : 0); result = 31 * result + (getAreaName() != null ? getAreaName().hashCode() : 0); result = 31 * result + (getAreaCode() != null ? getAreaCode().hashCode() : 0); result = 31 * result + (getZip() != null ? getZip().hashCode() : 0); result = 31 * result + (getAddress() != null ? getAddress().hashCode() : 0); result = 31 * result + (getPhone() != null ? getPhone().hashCode() : 0); result = 31 * result + (getTel() != null ? getTel().hashCode() : 0); result = 31 * result + (getTag() != null ? getTag().hashCode() : 0); result = 31 * result + (getIsDefault() != null ? getIsDefault().hashCode() : 0); return result; }```equals()and hashCode,为什么我创建的时候和这个不一样
03-08
<think>嗯,用户问为什么他们自己实现的equals和hashCode方法和给出的示例不一样。首先,我需要理解用户提供的代码。看起来这是一个Java类(可能是Address)重写的equals和hashCode方法。用户可能在尝试自己实现这两个方法时,发现自己的代码与示例不同,所以想知道原因。 首先,我应该分析示例中的equals方法。常见的equals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检查是否是同一个对象引用,如果是,返回true。 2. 检查传入对象是否为null或者类型是否不匹配,如果是,返回false。 3. 将对象转换为当前类的类型。 4. 逐一比较各个字段的值,如果所有字段都相等,则返回true,否则false。 在用户提供的代码中,equals方法确实遵循了这个结构。例如,首先检查this == o,然后检查o是否是Address的实例,接着逐个比较每个字段。但这里可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每个字段的比较使用了三元运算符处理null的情况,例如:getAid() != null ? !getAid().equals(address1.getAid()) : address1.getAid() != null。这看起来是在比较两个字段是否相等,同时处理了其中一个可能为null的情况。如果两个字段都为null,则认为相等;否则必须equals。 接下来,hashCode方法使用了经典的31乘法,将每个字段的哈希码组合起来。每个非null的字段都会调用hashCode(),否则用0代替。这样的做法符合Effective Java中的建议,即使用31作为乘数,因为它是奇素数,有助于减少哈希冲突。 用户可能在实现自己的equals和hashCode时,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 1. 用户可能没有处理字段为null的情况,导致在比较时出现NullPointerException。 2. 用户可能没有包含所有相关字段在equals和hashCode中,导致逻辑不正确。 3. 用户可能使用了不同的乘数,或者没有正确计算哈希码的组合。 4. 用户可能使用了IDE自动生成的代码,而示例中的代码可能是手动编写的,结构有所不同。 此外,示例中的equals方法可能有些冗长,尤其是在处理多个字段时,每个字段都需要单独比较。而现代IDE生成的代码可能会更简洁,或者使用Objects.equals()和Objects.hash()来简化代码。例如,Java 7引入的Objects类可以简化null安全的比较和哈希码计算。因此,用户可能使用的是IDE自动生成的方法,而示例中的代码可能是手动实现的旧式写法。 另一个可能的不同点是,示例中可能包含了一些业务逻辑,比如某些字段是否需要参与equals和hashCode的判断。例如,如果某些字段在业务逻辑中不唯一,或者不应该影响对象的相等性,那么用户可能在实现时没有包含这些字段,而示例中却包含了。 还需要注意,重写equals时必须同时重写hashCode,以确保相等的对象具有相同的哈希码。如果用户的hashCode方法没有正确反映equals中使用的字段,就会违反这一约定,导致在使用哈希集合(如HashMap、HashSet)时出现错误行为。 总结用户可能的问题点: 1. 字段比较时未正确处理null值。 2. 遗漏了某些字段的比较。 3. 哈希码计算方式不同,如未使用31作为乘数,或未包含所有相关字段。 4. 使用IDE生成的代码与手动实现的差异。 5. 未遵循equals和hashCode的契约,导致不一致。 因此,在回答用户时,需要详细解释示例中的实现方式,说明每个步骤的作用,并对比用户可能的不同实现,指出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同时,建议使用Java 7+的Objects类来简化代码,并确保所有必要字段都被包含在equals和hashCode中,正确处理null值,以及正确生成哈希码。</think>你提供的代码展示了一个典型的手动实现`equals()`和`hashCode()`的方式。与你创建的不一样可能有以下原因,我们分步骤分析: --- ### 一、`equals()`方法分析 #### 1. **基础结构差异** ```java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this == o) return true; // 内存地址相同直接返回true if (!(o instanceof Address)) return false; // 类型检查 Address other = (Address) o; // 强制类型转换 // 逐个字段比较... } ``` - 你可能漏掉了类型检查`instanceof`或强制类型转换步骤 - 可能没有处理`null`值(示例中`instanceof`已隐含排除了`o=null`) #### 2. **字段比较方式** 示例中使用三元运算符处理`null`: ```java getAid() != null ? !getAid().equals(other.getAid()) : other.getAid() != null ``` 等价于: ```java !Objects.equals(this.getAid(), other.getAid()) ``` - 你可能使用了更简洁的`Objects.equals()`(Java 7+) - 或未正确处理`null`导致`NullPointerException` --- ### 二、`hashCode()`方法分析 #### 1. **传统计算方式** 示例使用经典算法: ```java int result = field1 != null ? field1.hashCode() : 0; result = 31 * result + (field2 != null ? field2.hashCode() : 0); // ...循环所有字段 ``` - 你可能使用了`Objects.hash(field1, field2, ...)`(Java 7+) - 或未包含所有字段(示例包含全部14个字段) #### 2. **31的用途** - 31是奇素数,能减少哈希冲突 - 你可能选择了其他乘数(如17) --- ### 三、常见差异原因总结 | 你的实现可能 | 示例代码特点 | |------------|-------------| | 使用IDE自动生成 | 手动实现 | | 依赖`Objects.equals()`/`Objects.hash()` | 显式空值检查 | | 字段选择不同 | 包含全部字段 | | 哈希乘数不同 | 严格使用31 | --- ### 四、改进建议 1. **使用Java 7+简化代码** ```java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this == o) return true; if (!(o instanceof Address)) return false; Address other = (Address) o; return Objects.equals(aid, other.aid) && Objects.equals(uid, other.uid) // ...其他字段 && Objects.equals(isDefault, other.isDefault);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Objects.hash(aid, uid, name, ..., isDefault); } ``` 2. **关键原则** - **一致性**:`equals()`为true时,`hashCode()`必须相同 - **完整性**:所有影响对象唯一性的字段都要参与计算 - **空安全**:正确处理`null`值 3. **调试技巧** ```java // 打印两个对象的哈希码 System.out.println(obj1.hashCode() + " vs " + obj2.hashCode()); // 使用断言测试 assert obj1.equals(obj2) == (obj1.hashCode() == obj2.hashCode()); ``` 需要根据你的具体业务需求决定哪些字段参与相等性判断。如果示例代码来自遗留系统,可能是为了兼容旧版Java(<1.7)。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