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越来越多的职场人不喜欢“试用期六个月”的公司?网友:不靠谱

640?wx_fmt=png

黑马程序员视频库

播妞微信号:boniu236

传智播客旗下互联网资讯、学习资源免费分享平台

众所周知,任何一份工作都有试用期,一般是三月左右。但如果你遇到试用期达到半年的公司,你会不会进入?

近日,就有人遇到了此类公司,并对是否要进入该公司犹豫不决。他在论坛上发帖求助:大家是怎么看待六个月试用期的公司,虽然工资全薪发放,三年合同。言外之意就是,这样的公司,感觉不太靠谱。

640?wx_fmt=jpeg

而这种疑问,不是个例。一位网友在看到楼主的帖子后,也提出了相似的问题:"我最近也有个类似的offer,刚好卡在过年那会,我在怀疑是不是为了试用期不给年终奖,而把时间拉到六个月,是不是我想多了?"

640?wx_fmt=jpeg

那么,我国是怎么规定试用期期限的?我们在遇到这类试用期较长的公司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劳动合同法》对此是怎么规定的吧。根据该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640?wx_fmt=jpeg

也就是说,从法律层面而言,楼主遇到的这家公司的试用期操作是正常的、合规的。此外,部分脉脉用户也表示,试用期六个月的公司很多,包括国企、百度和美团等公司,全薪发工资,这很正常。

640?wx_fmt=jpeg

这不由得让人想到另一个问题,这在部分人群看起来很正常的事,为何楼主等人还有此疑虑?

一方面,相对于六个月试用期的公司,三个月以内试用期的公司更多,所以在大部分人的认识里,会认为试用期半年的公司很奇怪,正如楼主后来所言。

640?wx_fmt=jpeg

另一方面,试用期过长对于求职者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比如试用期间没有绩效、工资打折和很多福利不能享受等。这样一来,试用期员工能拿到手的收入,相对于正式工要少很多。很多人,尤其是刚毕业的求职者,身上如果没有一定积蓄,恐怕很难熬过半年试用期。

640?wx_fmt=jpeg

但换个角度来看,企业却能因此减少用人成本,故很多人担心遇到不良公司。而这种担心不无道理,毕竟社会上确实存在这类公司:通常不签劳动合同,先试用着,等着试用期满了后,就以各种理由裁掉,把很多求职者变成了他们的廉价劳动力。每年,都有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中招。

因此,我们在遇到这类试用期较长的公司时,最好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劳动法规定的试用期最好事先了解一下,当用人单位的试用期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期限,务必要多留个心眼,谨慎求职。另外,根据劳动法规定,实习期也要签订劳动合同,我们拿到offer后一定要将这个工作落实好,才能更好地保障我们自身的合法权益。

640?wx_fmt=jpeg

其次,试用期内,用人单位是不可以随时、无理由地辞退劳动者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解聘劳动者不仅要有明确的理由,还要有相应的证据,否则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有鉴于此,大家要是遇到试用期内被用人单位随意辞退时,不要慌,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公司规定试用期六个月,合同期是三年,这是没问题的。但若是超过六个月期限,大家就需要注意了。另外,求职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公司选择你的同时,你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客观地观察这家公司并慎重选择,千万不要因为想快速就业,就忽略实习期等细节,否则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本期话题」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欢迎留言~

将有机会获得小礼品一份!
奖品:原创书籍
 《Java web程序设计任务教程》一本
中奖规则:评论区赞数第一名
截止时间:10月24日12点
(12点后,点赞数不计入排名)
上期获奖者

640?wx_fmt=png

请这位同学在本篇文章下方

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方便邮寄
ps:留言的个人信息不会被他人看到的
播妞会保障您的隐私。


 
推荐阅读:



640?wx_fmt=gif

我就知道你会“在看”
640?wx_fmt=gif
▼点击 阅读原文抢基础班免费名额

是的,**一般情况下靠谱会被授予部署到测试或生产环境的权限**。企业通过权限管理机制来控制风险,确保只有可信、有能力、经过审核的员才能操作关键系统。 --- ### 为什么“靠谱”的到权限? #### 1. **权限是自动赋予的,而是基于信任和职责分配** - 权限通常由团队领导、运维负责或安全管理员审批。 - 新员工或表现稳定的会先限制在开发/本地环境,逐步验证其可靠性后才开放更高权限。 #### 2. **权限遵循“最小权限原则”(Principle of Least Privilege)** > 用户只能获得完成工作所必需的最低级别权限。 例如: - 刚入职的开发员:只能提交代码、运行本地测试。 - 经过考核后:可部署到测试环境。 - 成为资深成员或进入发布小组:才可能参与生产部署。 #### 3. **行为记录可追溯,促使更“靠谱”** 所有部署操作都会留下日志(如 Git 提交、CI/CD 记录、审计日志),一旦出问题可以快速定位责任。 ```bash # 示例:查看某次部署是谁触发的(来自 CI 系统日志) [2025-04-05 10:23:11] DEPLOYMENT_STARTED Environment: production Project: user-service Triggered by: zhangsan@company.com Commit SHA: a1b2c3d4... Status: Success ``` 如果某频繁导致事故(如错误配置、未经测试上线),会被撤销权限甚至影响绩效评估。 #### 4. **层审批机制防止“一个说了算”** 现代 CI/CD 流程中,生产部署往往需要审批: ```yaml # GitHub Actions 中定义需两批准才能发布到生产 environment: name: production url: https://www.example.com deployment_policy: waiting_steps: - type: manual min_approvals: 2 approvers: - alice@company.com - bob@company.com ``` 即使某有权限,也能单方面行动。 --- ### “靠谱”有哪些表现?(可能导致权限受限) | 行为 | 后果 | |------|------| | 频繁提交 bug 导致构建失败 | 被要求加强代码审查 | | 擅自修改生产配置 | 权限被收回 + 内部通报 | | 忽略测试流程强行上线 | 暂停部署权限 | | 遵守变更管理流程 | 予授权 | --- ### 如何变得“靠谱”并获得权限? 1. **遵守流程**:提交 PR、走 Code Review、写测试用例。 2. **稳定输出**:持续交付高质量代码,减少线上问题。 3. **主动沟通**:遇到问题及时反馈,隐瞒失误。 4. **学习运维知识**:了解部署流程、监控、回滚机制。 5. **参与值班(on-call)**:证明你能应对线上故障。 当团队认为你值得信赖时,自然会给你更高的权限。 --- ### 总结 ✅ 是的,**靠谱通常会有权限**。 🔐 权限是一种信任资产,是默认权利。 📊 企业通过流程、技术和文化筛选出“靠谱”的来操作关键系统。 🌱 即使现在没有权限,只要表现良好,未来也可以获得。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