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杂思:首页的第一使命

本文探讨电商网站首页设计原则,强调通过集中刺激与匹配转化提高新用户的留存率和转化率。建议首页设计应根据用户兴趣进行分流,并采用图文形式的入口提高二跳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怎样算一个好首页?实现首页的使命的就是好首页。

何田以为,首页的的第一使命是激发和捕捉新用户的兴趣,其中,匹配覆盖面和刺激强度是两个关键元素。

 

用什么来衡量首页刺激和捕捉新用户兴趣的能力?

把首页定位为入口,在目前统计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把主动触发率或者说二跳率可以作为首页优劣的主要参照指标:从

首页点开其他页面的用户比例越大(而不一定是平均打开的页面越多),这个首页就越好。

这样我们就把问题转化为:如何提高首页的二跳率。

 

观察B2c的首页,常见三种取向:第一种首页基本无单品,以图片加文字引导的“集中二跳点”为主,吸引人尽快再点一次;

第二种首页列出大量商品,希望通过总有几款打中用户眼球,最常见;第三种是前面两种的平衡或混合。

哪一种有最好的匹配覆盖面和刺激强度,最能提高首页的二跳率?以及,二跳之后最能产生三跳、四跳和购买转化?

 

最近从不同来源看了几家感性类商品站点的用户点击分布热图,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首页和商品列表页的商品:

1.  点击分布很不均衡,相当比例的的商品点击率很低

2.  最热的商品,跟同页的热门分类、热门频道相比,点击率也不高

 

这说明什么?我以为这一现象是很值得警惕的:单品在概率意义上普遍低命中率,对用户兴趣的匹配覆盖面不够大、刺激不

够强。

可以大胆作出以下推论:

 

1.  如果品类较多,首页罗列多个独立品类,每个品类列出几款推荐产品(或畅销产品),那么这几款推荐产品如果匹配用

户兴趣不成功,用户很可能会对整个品类丧失探究兴趣。

我们已经知道,单品的兴趣命中能力是比较低的,这几款典型商品在吸引部分用户的同时,推开了更多的用户;

 

2.  如果品类不多,首页大量罗列商品,那么就是暗示用户首页已经有足够代表性,如果首页见不到适合刺激自己兴趣的商

品,用户就可能离开(为了缓解这一点,可以强化“下页”或“更多”)。

由于首页用户未被按兴趣分流,用户不得不行走在大量无感觉商品中寻找可能感兴趣的商品,按照前述单品弱小的发现,每

个单品能够刺激到的用户比例是很有限的,因此这个寻找效率很低,首页即使有大量商品罗列,仍然难以覆盖很大的访问人

群,会丢失相当的用户;

 

3.如果首页主体位置只推荐很少几款单品,而不强调品类列表入口,那么将有大量用户对这几款具体商品不感兴趣而离开,

风险很大。

 

这些未经证实的推论,可以进一步得到以下推论:

最理想的首页,既不罗列商品,也不按门类推荐典型商品,而是按照用户的潜在分类(商品品类、功用、消费力、行为倾向

),以图文形式呈现多个入口,进入下一级的商品列表;

这些入口起到了过滤分流的作用,在更狭窄的匹配面上,可以保证在查看下级商品列表时有较高的兴趣命中率;

这些图文形式的入口,面积不要太大,要明显象入口,图片的选择和文字引导一样都非常重要,集中传递信息、强化刺激。

 

狭窄的匹配划分+强化的刺激,就是首页提高二跳率的关键法门。

 

不同的b2c,其新用户稳定性结构不同:

通过熟人口碑、媒体报道等信任途径而来的用户,带有解决某种问题、寻找某个东西的动机的用户,购买理性类商品的用户

,有较好的探索耐心;通过引擎、广告而来的用户,只是随意逛逛没有特别目标的用户,比较缺乏探索性,短时间内没接触

到匹配自己兴趣的东西,以及刺激不够强度,很容易就会跑掉;男生和女生有耐心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根据新用户稳定性结构的不同,首页可以采取不同的取向。前面的讨论主要针对新用户稳定性差的b2c,例如女装。

 

除了狭窄匹配面和强刺激,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给首页做减法,那些只有少量用户感兴趣、点击率低的东西,如果无法

改造就取消,减少对用户注意力的分散,先把新用户引到最有可能刺激用户的商品列表或促销页面。

 

例如:

在新用户对商品开始感兴趣之前,很少人关注没有结合具体商品或品类的全场促销政策,例如全场性的送分、买N送N、折扣

,这些东西不用花太大面积强调。全场促销不如分散差异化的局部促销。

在新用户对商品开始感兴趣之前,用户不关心物流和运费、不关心积分政策,这些没必要在显著位置。

       首页显示的社区内容看的比摸的多,点击率通常很低,主要用来暗示人气,不需要期待用户去点击,因此小面积+快

速动态就好。

       只有热的分类和tag多人点,有些没多少人点的没必要在首页出现,移到“更多”去。

 

上述讨论,我们把首页第一使命定位为新用户的保有和转化,得到的结论是:通过集中刺激——分流,通过集中匹配——转

化。

通过cookie处理,老用户看到的首页应完全不同,以后有机会再慢慢讨论。

我想最理想的情况莫过于根据用户的需求来显示不同的内容,这是关于个性化营销的内容,也有许多技术门槛。

另外,根据产品或类别的受欢迎程度(这里面涉及到算法问题,如点击率、购买率、好评率)随时更新产品的显示顺序,也

许是个好方法。

当然这样做带来的另一个困扰是:一小部分用户可能看了一次某商品,但没有买,而下次再来看的时候又要花费一番精力,

因为它已经不在原地了。是否需要另外一种功能,以达到覆盖大多数与照顾小部分人之间的平衡?

我觉得导入页,新老用户要区别对待,新用户,不明确兴趣点,可以用导入页;老用户,已知兴趣点,甚至已经是注册用户

,则无需导入页,平白增添操作步骤。

收藏夹和个人首页,是个值得尝试的东西,向社区学习,给用户一个自我管理的空间(比如订阅某个分类或tag),积累之后

,会对老用户产生粘性。

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自动处理能力,用cookie等技术自动实现一些有用的功能,比如访问历史等。

充分利用用户参与数据,建立商品关联,形成立体网络,使用户可以通过任何可能的渠道找到想要的商品。

这样B2C网站应该是一个充分利用电脑自动化和用户行为的自动学习机器,老用户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习惯查询和购买;新用

户则按照站方设计进行购物。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