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起腾讯公司诉杭州快忆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杭州快忆)不正当竞争案件中,法院认为擅自爬取微信公众号数据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可能性较高,裁定被申请人停止被诉侵权行为。目前,该网站涉案的相关产品及服务已下架。
腾讯公司起诉称,网络爬虫是一种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地抓取互联网信息的程序或者脚本。大多数情况下,爬虫技术是通过代码模拟人工访问,并自动读取、收集公开网页信息。但正是由于通过代码模拟人工访问,有时爬虫可能访问到人工访问不会访问、或者无法访问的内容。
杭州快忆是一家爬虫技术公司,其在官方简介中将爬虫技术概括为“大数据+AI的云OS”,但事实上存在无视网站所有者的反爬虫协议,采用技术突破的手段爬取数据,并以此牟利。杭州快忆在网站中提供“微信公众号文章信息API”“微信订阅号和最新文章API”“微信热搜榜、订阅热词API”等针微信数据爬取服务,该行为干扰了微信公众平台的正常运行,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
在诉讼过程中,腾讯公司向法院提起行为保全申请。杭州铁路运输法院组织双方进行了听证。
杭州铁路运输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杭州快忆提供的爬取微信公众号数据的产品和服务,干扰微信公众平台正常运行,有较大破坏平台健康生态秩序的可能。数据爬取过程中还会占用微信网络平台的带宽,增加平台额外的运行成本。另外,数据爬取也可能对用户信息和数据安全造成危害,被诉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可能性较高。
据此,杭州铁路运输法院作出上述裁定。
什么是行为保全?
在知识产权或不正当竞争的案件中,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法院发出的“临时禁令”,就是一种行为保全。根据《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
如何向法院申请行为保全?
(一)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身份、送达地址、联系方式;
(二)申请采取行为保全措施的内容和期限;
(三)申请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