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bbo

1、原理机制以及实现分析

2、给dubbo接口添加白名单

请求处理过程
1. client一个线程调用远程接口,生成一个唯一的ID(比如一段随机字符串,UUID等),Dubbo是使用AtomicLong从0开始累计数字的
2. 将打包的方法调用信息(如调用的接口名称,方法名称,参数值列表等),和处理结果的回调对象callback,全部封装在一起,组成一个对象object
3. 向专门存放调用信息的全局ConcurrentHashMap里面put(ID, object)
4. 将ID和打包的方法调用信息封装成一对象connRequest,使用IoSession.write(connRequest)异步发送出去
5. 当前线程再使用callback的get()方法试图获取远程返回的结果,在get()内部,则使用synchronized获取回调对象callback的锁, 再先检测是否已经获取到结果,如果没有,然后调用callback的wait()方法,释放callback上的锁,让当前线程处于等待状态。
6. 服务端接收到请求并处理后,将结果(此结果中包含了前面的ID,即回传)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socket连接上专门监听消息的线程收到消息,分析结果,取到ID,再从前面的ConcurrentHashMap里面get(ID),从而找到callback,将方法调用结果设置到callback对象里。
7. 监听线程接着使用synchronized获取回调对象callback的锁(因为前面调用过wait(),那个线程已释放callback的锁了),再notifyAll(),唤醒前面处于等待状态的线程继续执行(callback的get()方法继续执行就能拿到调用结果了),至此,整个过程结束。
- 当前线程怎么让它“暂停”,等结果回来后,再向后执行?
答:先生成一个对象obj,在一个全局map里put(ID,obj)存放起来,再用synchronized获取obj锁,再调用obj.wait()让当前线程处于等待状态,然后另一消息监听线程等到服 务端结果来了后,再map.get(ID)找到obj,再用synchronized获取obj锁,再调用obj.notifyAll()唤醒前面处于等待状态的线程。
- 正如前面所说,Socket通信是一个全双工的方式,如果有多个线程同时进行远程方法调用,这时建立在client server之间的socket连接上会有很多双方发送的消息传递,前后顺序也可能是乱七八糟的,server处理完结果后,将结果消息发送给client,client收到很多消息,怎么知道哪个消息结果是原先哪个线程调用的?
答:使用一个ID,让其唯一,然后传递给服务端,再服务端又回传回来,这样就知道结果是原先哪个线程的了。

Java标准的远程调用协议
连接个数:多连接
连接方式:短连接
传输协议:TCP
传输方式:同步传输
序列化:Java标准二进制序列化
适用范围:传入传出参数数据包大小混合,消费者与提供者个数差不多,可传文件。
适用场景:常规远程服务方法调用,与原生RMI服务互操作
(1) 约束:
参数及返回值需实现Serializable接口
dubbo配置中的超时时间对rmi无效,需使用java启动参数设置:-Dsun.rmi.transport.tcp.responseTimeout=3000,参见下面的RMI配置。
(2) 配置:
dubbo.properties: dubbo.service.protocol=rmi

【四轴飞行器】非线性三自由度四轴飞行器模拟器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非线性三自由度四轴飞行器模拟器的研究展开,重点介绍了基于Matlab的建模与仿真方法。通过对四轴飞行器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构建了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并实现了姿态与位置的动态模拟。研究涵盖了飞行器运动方程的建立、控制系统设计及数值仿真验证等环节,突出非线性系统的精确建模与仿真优势,有助于深入理解飞行器在复杂工况下的行为特征。此外,文中还提到了多种配套技术如PID控制、状态估计与路径规划等,展示了Matlab在航空航天仿真中的综合应用能力。;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自动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编程能力的高校学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无人机系统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尤其适合研究生及以上层次的研究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四轴飞行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验证,支持算法快速原型开发;②作为教学工具帮助理解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建模与仿真过程;③支撑科研项目中对飞行器姿态控制、轨迹跟踪等问题的深入研究;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文中提供的Matlab代码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模块的实现细节,同时可延伸学习文档中提及的PID控制、状态估计等相关技术内容,以全面提升系统仿真与分析能力。
07-15
Apache Dubbo 是一款高性能、轻量级的开源分布式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框架,最初由阿里巴巴团队开发并贡献给 Apache 基金会。它专注于服务间的远程调用以及服务治理能力,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 架构特点 Dubbo 提供了完整的面向接口代理的服务模型,并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序列化方式。其核心组件包括: - **Provider**:暴露服务的一方,负责提供具体的业务功能。 - **Consumer**:调用远程服务的一方,通常作为客户端发起请求。 - **Registry**:注册中心用于存储服务地址和其他元数据,帮助 Consumer 发现 Provider 实例。 - **Monitor**:监控模块收集运行时指标,便于性能分析和服务优化。 - **Protocol & Transport Layer**:定义网络传输层的行为,允许开发者自定义或者集成新的协议[^1]。 ### 使用场景 适用于需要高效处理大量并发请求的企业级应用,尤其是那些依赖于稳定可靠的服务间交互的应用程序。例如,在电商平台中,订单管理系统可以通过 Dubbo 来协调库存系统、支付网关等多个后端服务之间的协作。此外,当企业希望对其内部已有的私有协议进行封装以便更好地融入现代微服务体系时,也可以利用 Dubbo 的插件化设计来达成目标[^2]。 ### 官方文档与社区资源 官方文档位于[dubbo.apache.org](https://dubbo.apache.org),这里不仅包含了详细的API说明和技术指南,还提供了如何快速入门的最佳实践案例分享。除了基础教程外,《分布式服务治理框架Apache Dubbo的学习及应用实战》这本书籍深入探讨了许多高级主题,比如定制化的过滤器链路追踪机制等实用技巧[^3]。而对于想要对比不同微服务技术栈优劣的技术人员来说,《个人学习笔记 - 分布式RPC框架Apache Dubbo》这篇文章则给出了关于为何选择Dubbo而非其他流行方案如Spring Cloud的理由阐述[^4]。 ```java // 示例代码展示了一个简单的服务消费者配置 public class ServiceConsum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new String[]{"consumer.xml"}); context.start(); DemoService demoService = (DemoService)context.getBean("demoService"); // 获取远程服务代理 String hello = demoService.sayHello("world"); // 执行远程方法调用 System.out.println(hello); // 输出结果 } } ``` 以上展示了创建一个基本的服务消费者的Java代码片段;实际部署过程中还需要相应的XML配置文件指定具体的服务参数设置。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