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1)
- 资源 (2)
- 收藏
- 关注
转载 说说大型高并发高负载网站的系统架构(更新
另外看Michael更新了他的那篇经典的文章,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决定转载过来。 我在CERNET做过拨号接入平台的搭建,而后在Yahoo&3721从事过搜索引擎前端开发,又在MOP处理过大型社区猫扑大杂烩的架构升级等工作,同时自己接触和开发过不少大中型网站的模块,因此在大型网站应对高负载和并发的解决方案上有一些积累和经验,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一个小型的网站,比如个人
2013-01-30 14:18:09
1340
转载 高并发处理方案
时常看到高并发的问题,但高并发其实是最不需要考虑的东西。为何,他虚无缥缈,很少有网站真的需要这些东西,而且其中很多技术,其实你已经在用了。有这个意识就够了,不需要时刻盯着这个问题。只有很少的网站真的能达到高并发。 简单做一个归纳,从低成本、高性能和高扩张性的角度来说有如下处理方案: 1、HTML静态化 2、图片服务器分离 3、数据库集群和库表散列
2013-01-28 16:47:18
17383
转载 命令模式详细解读。
前言 上一篇,我们详细讲解了职责链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分离职责,动态组合。所谓职责分离,是为了将复杂功能拆分成若干个小功能模块,从而规划定义各职责类,同时由于粒度较小,各职责类的复用性也就随之增大;而动态组合是在形成各职责类的前提下,根据需要动态地组合各职责对象,形成应对特定功能需求的职责链,进而在请求的发送者与请求的处理者之间形成松耦合状态,因为发送者无需知道请求最终将由哪个具体的处理者处理,当
2013-01-14 14:12:33
774
转载 面向对过程与面向对象
面向过程:面向过程方法认为我们的世界是由一个个相互关联的小系统组成,构成这个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 面相对象:面向对象方法将世界看做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对象,相互之间并无因果关系。只有在摸个外部力量的驱动下,对象之间才会依据某种规律相互传递信息。这些交互构成了这个世界的一个“过程”。 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根本不同,就是面向对象不再把世界看做是一个紧密关联的系统,而是看做
2013-01-14 13:35:52
435
原创 代码坏味道,未完。。
正在学习《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so。。。。做下笔记,以便反复理解 1、重复代码 (1)同一个类的两个函数有相同的表达式。提取重复的代码,让这两个地方都调度提取的那段代码。 (2)两个互为兄弟的子类里面有相同的表达式。那么两个子类都要提取重复的代码,然后用Pull up把重复的代码推入超类。 (3)两个毫不相关的类出现重复的代码。应该将重复的代码提炼到一个独立的类中,或许就在其
2012-12-27 14:37:52
480
转载 创建、结构、行为型设计模式类型归纳
设计模式在粒度和抽象层次上各不相同。由于存在众多的设计模式,所以我们可以用一种方式将它们组织起来。这里,我们根据两条准则对模式进行分类,如下表所示: 2011-7-3 23:16:30 上传 下载附件 (49.26 KB) 第一是目的准则,即模式是用来完成什么工作的。模式依据其目的可分为创建型( Creational)、结构型( Structural)、或行
2012-12-24 13:30:14
469
转载 UML建模之时序图(Sequence Diagram)
一、时序图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二、时序图元素(Sequence Diagram Elements) 角色(Actor) 对象(Object) 生命线(Lifeline) 控制焦点(Focus of Control) 消息(Message) 自关联消息(Self-Message) Combined Fragments 三、时序图
2012-11-26 16:35:13
483
转载 领域驱动设计系列文章(2)——浅析VO、DTO、DO、PO的概念、区别和用处
上一篇文章作为一个引子,说明了领域驱动设计的优势,从本篇文章开始,笔者将会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谈及领域驱动设计的应用。本篇文章主要讨论一下我们经常会用到的一些对象:VO、DTO、DO和PO。 由于不同的项目和开发人员有不同的命名习惯,这里我首先对上述的概念进行一个简单描述,名字只是个标识,我们重点关注其概念: 概念: VO(View Object):视图对象,用于展示层,它的作用是把某个
2012-11-25 14:03:29
2720
转载 领域驱动设计系列文章(1)——通过现实例子显示领域驱动设计的威力
曾经参与过系统维护或是在现有系统中进行迭代开发的软件工程师们,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当需要修改一个Bug的时候,面对一个类中成百上千行的代码,没有注释,千奇百怪的方法和变量名字,层层嵌套的方法调用,混乱不堪的结构,不要说准确找到Bug所在的位置,就是要清晰知道一段代码究竟是做了什么也非常困难,最终,改对了一个Bug,却多冒出N个新Bug;同样的情况,当你拿到一份新的需求,需要在现有系统中添加
2012-11-25 13:39:59
1304
转载 http协议详解
转自:http://blog.youkuaiyun.com/gueter/archive/2007/03/08/1524447.aspx Author :Jeffrey 引言 HTTP是一个属于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方式,适用于分布式超媒体信息系统。它于1990年提出,经过几年的使用与
2012-09-04 09:24:01
571
关于java虚拟机教程
2011-07-27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