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注释
1.编译型和解释型
计算机是不理解高级语言的,更不能直接执行高级语言,它只能理解机器语言,所以使用任何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若想被计算机运行,都需要将其转换成计算机语言,也就是机器码。而这种转换的方式有两种:
-
编译
-
解释
(1)编译型语言
使用专门的编译器,针对特定的平台,将高级语言源代码一次性的编译成可被该平台硬件执行的机器码,并包装成该平台所能识别的可执行性程序的格式。
特点:
- 一次性编译成平台相关的机器语言文件,运行时脱离开发环境,运行效率高;
- 与特定平台相关,一般无法移植到其他平台;
- 举例:C、C++、Objective。
(2)解释性语言
使用专门的解释器对源程序逐行解释成特定平台的机器码并立即执行。
- 每次运行都需要将源代码解释称机器码并执行,效率较低;
- 只要平台提供相应的解释器,就可以运行源代码,所以可以方便源程序移植;
- 举例:Java Python。
2.注释
-
重要性:
1、可读性第一,方便自己回顾;
2、可读性第一,方便团队其他人理解。
3、代码即文档。程序源代码是程序文档的重要组成部分。
-
单行注释
行前面加双斜杠: “//”
-
多行注释
注释以 “/" 开始,到 "/” 结束。
-
文档注释
Java 语言提供了专门用于生成文档的注释。
文档注释是以 “/**” 开始,以 "*/"结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