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的WTL入门教程(7) 创建使用自定义资源控件,使用DDX,自定义DDX

先介绍一个WTL增强数据交换工具 DDX

DDX是一套类似于MSG_MAP的宏命令,其实质就是简化和统一窗口与数据之间相互传值的调用代码。
使用起来比较简单,举个例子。
首先在需要使用DDX的类中继承CWinDataExchange父类
继承
然后使用DDX命令 将要绑定的控件ID和对应类型的变量进行绑定
绑定
当然,要创建ID_TF_FIRST这个资源ID并赋值给之前创建的CEdit;
之后在需要交换数据的地方使用
DoDataExchange(FALSE) 方法就可以将数据从变量传递到控件,或 DoDataExchange(TRUE) 从控件传递到变量了
变量赋值控件

控件赋值变量
DDX
在自定义控件中可以定义自己的DDX宏,这样可以方便的统一输入和输出,便于代码阅读。

使用资源文件设置自定义视图

使用纯代码创建自定义视图很简单,继承就行了。
如果希望不需要通过代码创建只要拖控件的话,则要使用Custom Control控件,并在使用前注册,并使用自定义的窗口类关联。
首先拖一个 Custom Control 类型的资源到对应的视图中 ,然后指定一个资源ID和自定义一个Class名称。
添加控件
然后回到Main函数中注册这个Class
注册
创建一个自定义窗口类并关联资源
关联资源
这样,该资源代表的控件就是你自定义的类对应的控件了,如果需要移动到其他窗口,可以直接在资源文件中操作,只要在使用时将对象与资源做关联就行了。
自定义资源

给自定义的资源视图添加控件

使用资源自定义视图则不需要调用Create方法,也就无法在这里创建子控件了,但是类与资源绑定时会调用SubclassWindow。就可以在这里重写该方法添加创建子控件的操作。

class FirstCustomItem :public CWindowImpl<FirstCustomItem,CWindow>
...
...
	CButton btnL;
	CButton btnR;

	BOOL SubclassWindow(_In_ HWND hWnd) {
   
   
            //先调用父类的SubclassWindow
		BOOL result = CWindowImpl::SubclassWindow(hWnd);
		if (result)
		{
   
   
			CRect lRect;
			GetClientRect(&lRect);
			lRect.right = lRect.right / 2;
			CRect rRect;
			GetClientRect(&rRect);
			rRect.left = rRect.right / 2;
			btnL.Create(m_hWnd, lRect, "0", WS_VISIBLE | WS_CHILD, 0UL
WTL 具有两面性,确实是这样的。它没有MFC的界面(GUI)类库那样功能强大,但是能够生成很小的可执行文件。如果你象我一样使用MFC进行界面编程,你会觉得MFC提供的界面控件封装使用起来非常舒服,更不用说MFC内置的消息处理机制。当然,如果你也象我一样不希望自己的程序仅仅因为使用了MFC的框架就增加几百K的大小的话,WTL就是你的选择。当然,我们还要克服一些障碍: ATL样式的模板类初看起来有点怪异 没有类向导的支持,所以要手工处理所有的消息映射。 MSDN没有正式的文档支持,你需要到处去收集有关的文档,甚至是查看WTL的源代码。 买不到参考书籍 没有微软的官方支持 ATL/WTL的窗口与MFC的窗口有很大的不同,你所了解的有关MFC的知识并不全部适用与WTL。 从另一方面讲,WTL也有它自身的优势: 不需要学习或掌握复杂的文档/视图框架。 具有MFC的基本的界面特色,比如DDX/DDV和命令状态的自动更新功能(译者加:比如菜单的Check标记和Enable标记)。 增强了一些MFC的特性(比如更加易用的分隔窗口)。 可生成比静态链接的MFC程序更小的可执行文件(译者加:WTL的所有源代码都是静态链接到你的程序中的)。 你可以修正自己使用WTL中的错误(BUG)而不会影响其他的应用程序(相比之下,如果你修正了有BUG的MFC/CRT动态库就可能会引起其它应用程序的崩溃。 如果你仍然需要使用MFC,MFC的窗口和ATL/WTL的窗口可以“和平共处”。(例如我工作中的一个原型就使用了了MFC的 CFrameWnd,并在其内包含了WTL的CSplitterWindow,在CSplitterWindow中又使用了MFC的CDialogs -- 我并不是为了炫耀什么,只是修改了MFC的代码使之能够使用WTL的分割窗口,它比MFC的分割窗口好的多)。 在这一系列文章中,我将首先介绍ATL的窗口类,毕竟WTL是构建与ATL之上的一系列附加类,所以需要很好的了解ATL的窗口类。介绍完ATL之后我将介绍WTL的特性以并展示它是如何使界面编程变得轻而易举。 对第一章的简单介绍
WTL 具有两面性,确实是这样的。它没有MFC的界面(GUI)类库那样功能强大,但是能够生成很小的可执行文件。如果你象我一样使用MFC进行界面编程,你会觉得MFC提供的界面控件封装使用起来非常舒服,更不用说MFC内置的消息处理机制。当然,如果你也象我一样不希望自己的程序仅仅因为使用了MFC的框架就增加几百K的大小的话,WTL就是你的选择。当然,我们还要克服一些障碍: ATL样式的模板类初看起来有点怪异 没有类向导的支持,所以要手工处理所有的消息映射。 MSDN没有正式的文档支持,你需要到处去收集有关的文档,甚至是查看WTL的源代码。 买不到参考书籍 没有微软的官方支持 ATL/WTL的窗口与MFC的窗口有很大的不同,你所了解的有关MFC的知识并不全部适用与WTL。 从另一方面讲,WTL也有它自身的优势: 不需要学习或掌握复杂的文档/视图框架。 具有MFC的基本的界面特色,比如DDX/DDV和命令状态的自动更新功能(译者加:比如菜单的Check标记和Enable标记)。 增强了一些MFC的特性(比如更加易用的分隔窗口)。 可生成比静态链接的MFC程序更小的可执行文件(译者加:WTL的所有源代码都是静态链接到你的程序中的)。 你可以修正自己使用WTL中的错误(BUG)而不会影响其他的应用程序(相比之下,如果你修正了有BUG的MFC/CRT动态库就可能会引起其它应用程序的崩溃。 如果你仍然需要使用MFC,MFC的窗口和ATL/WTL的窗口可以“和平共处”。(例如我工作中的一个原型就使用了了MFC的CFrameWnd,并在其内包含了WTL的CSplitterWindow,在CSplitterWindow中又使用了MFC的CDialogs -- 我并不是为了炫耀什么,只是修改了MFC的代码使之能够使用WTL的分割窗口,它比MFC的分割窗口好的多)。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