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译原理 符号表
符号表的每一项(入口)包含两大栏:
名字栏: 也称主栏,关键字栏.
信息栏: 记录相应的不同属性,分为若干子栏.
对符号表的操作:
填入名称.
查找名字.
访问信息.
填写修改信息.
删除.
对符号表进行操作的时机:
定义性出现.
使用性出现.
按名字的不同种属建立多张符号表,如常数表,变量名表,过程名表,…
符号的组织方式:
1.安排各项各栏的存储单元为固定长度.
2.用间接方式安排各栏存储单元.
符号表的存放次序:
1.把每一项置于连续K存储单元中,构成一张K*N的表.
2.把整个符号表分成m个子表,如T1,T2,T3..Tm,每个子表包含有N项.
符号表的信息栏中登记了每个名字的有关性质:
类型:整,实或布尔等.
种属:简单变量,数组,过程等.
大小:长度,即所需的存储单元字数.
相对数:指分配给该名字的存储单元的相对地址.
PL语言编译程序的符号表.
1.表格的定义:
名字表 : 登记程序中出现的各种名字及属性.
程序体表:
层次显示表: 描述正在处理的各种嵌套层,对程序体表进行管理.
数组信息表
中间代码表: 用于存放编译程序所产生的每条中间代码.
编译原理=符号表的认识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3-05-06 17:51:31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