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天梯赛因为回家没有参加。此为25分题目补题。
1.名人堂与代金券
对于在中国大学MOOC(http://www.icourse163.org/ )学习“数据结构”课程的学生,想要获得一张合格证书,总评成绩必须达到 60 分及以上,并且有另加福利:总评分在 [G, 100] 区间内者,可以得到 50 元 PAT 代金券;在 [60, G) 区间内者,可以得到 20 元PAT代金券。全国考点通用,一年有效。同时任课老师还会把总评成绩前 K 名的学生列入课程“名人堂”。本题就请你编写程序,帮助老师列出名人堂的学生,并统计一共发出了面值多少元的 PAT 代金券。
输入格式:
输入在第一行给出 3 个整数,分别是 N(不超过 10 000 的正整数,为学生总数)、G(在 (60,100) 区间内的整数,为题面中描述的代金券等级分界线)、K(不超过 100 且不超过 N 的正整数,为进入名人堂的最低名次)。接下来 N 行,每行给出一位学生的账号(长度不超过15位、不带空格的字符串)和总评成绩(区间 [0, 100] 内的整数),其间以空格分隔。题目保证没有重复的账号。
输出格式:
首先在一行中输出发出的 PAT 代金券的总面值。然后按总评成绩非升序输出进入名人堂的学生的名次、账号和成绩,其间以 1 个空格分隔。需要注意的是:成绩相同的学生享有并列的排名,排名并列时,按账号的字母序升序输出。
使用结构体排序即可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include<cstdio>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cmath>
#include<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1e5 + 10;
struct node
{
//char nm[20];
string nm;
int sc;
int id;
} a[maxn];
int cmp(node a, node b)
{
if (a.sc == b.sc)
{
return a.nm.compare(b.nm) < 0;
}
return a.sc > b.sc;
}
int main()
{
int n, g, k;
int ans = 0;
scanf("%d%d%d", &n, &g, &k);
for (int i = 1; i <= n; i++)
{
cin >>a[i].nm >> a[i].sc;
if (a[i].sc >= g)
ans += 50;
else if (a[i].sc >= 60)
ans += 20;
}
sort(a + 1, a + 1 + n, cmp);
a[0].sc = -1;
for (int i = 1; i <= n+2; i++)
{
if (a[i].sc == a[i - 1].sc)
a[i].id = a[i - 1].id;
else
a[i].id = i;
}
cout << ans << endl;
for (int i = 1; a[i].id <= k; i++)
{
cout << a[i].id << " " << a[i].nm << " " << a[i].sc << endl;
}
return 0;
}
2.链表去重
给定一个带整数键值的链表 L,你需要把其中绝对值重复的键值结点删掉。即对每个键值 K,只有第一个绝对值等于 K 的结点被保留。同时,所有被删除的结点须被保存在另一个链表上。例如给定 L 为 21→-15→-15→-7→15,你需要输出去重后的链表 21→-15→-7,还有被删除的链表 -15→15。
输入格式:
输入在第一行给出 L 的第一个结点的地址和一个正整数 N(≤10
5
,为结点总数)。一个结点的地址是非负的 5 位整数,空地址 NULL 用 -1 来表示。
随后 N 行,每行按以下格式描述一个结点:
地址 键值 下一个结点
其中地址是该结点的地址,键值是绝对值不超过10
4
的整数,下一个结点是下个结点的地址。
输出格式:
首先输出去重后的链表,然后输出被删除的链表。每个结点占一行,按输入的格式输出。
使用结构体数组模拟链表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include<cmath>
#include<cstring>
#include<cstdlib>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node
{
int value;
int next;
};
node nds[100005];
int v1[100005];
int v2[100005];
bool isVisit[10005];
int main()
{
ios::sync_with_stdio(false);
int N;
int L;
cin>>L>>N;
int tmp;
for(int i=0; i<N; i++)
{
cin>>tmp;
cin>>nds[tmp].value>>nds[tmp].next;
}
int p=L;
int loc1=0,loc2=0;
while(true)
{
if(isVisit[abs(nds[p].value)])
{
v1[loc1++]=p;
}
else
{
isVisit[abs(nds[p].value)]=true;
v2[loc2++]=p;
}
if(nds[p].next==-1)
{
break;
}
p=nds[p].next;
}
for(int i=0; i<loc2; i++)
{
if(i+1<loc2)
{
nds[v2[i]].next=v2[i+1];
}
else
{
nds[v2[i]].next=-1;
}
if(nds[v2[i]].next==-1)
{
printf("%05d %d %d\n",v2[i],nds[v2[i]].value, nds[v2[i]].next);
}
else
{
printf("%05d %d %05d\n",v2[i],nds[v2[i]].value, nds[v2[i]].next);
}
}
for(int i=0; i<loc1; i++)
{
if(i+1<loc1)
{
nds[v1[i]].next=v1[i+1];
}
else
{
nds[v1[i]].next=-1;
}
if(nds[v1[i]].next==-1)
{
printf("%05d %d %d\n",v1[i],nds[v1[i]].value, nds[v1[i]].next);
}
else
{
printf("%05d %d %05d\n",v1[i],nds[v1[i]].value, nds[v1[i]].next);
}
}
return 0;
}
3.部落
在一个社区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还可能同时属于很多不同的朋友圈。我们认为朋友的朋友都算在一个部落里,于是要请你统计一下,在一个给定社区中,到底有多少个互不相交的部落?并且检查任意两个人是否属于同一个部落。
输入格式:
输入在第一行给出一个正整数N(≤10^4 ),是已知小圈子的个数。随后N行,每行按下列格式给出一个小圈子里的人:
K P[1] P[2] ⋯ P[K]
其中K是小圈子里的人数,P[i](i=1,⋯,K)是小圈子里每个人的编号。这里所有人的编号从1开始连续编号,最大编号不会超过10^4 。
之后一行给出一个非负整数Q(≤10
4
),是查询次数。随后Q行,每行给出一对被查询的人的编号。
输出格式:
首先在一行中输出这个社区的总人数、以及互不相交的部落的个数。随后对每一次查询,如果他们属于同一个部落,则在一行中输出Y,否则输出N。
使用vector数组表示不同的部落圈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vector<int >vec;
int pri[10005];
int maxx=0;
void pre()
{
for(int i=0;i<10005;i++)
{
pri[i]=i;
}
}
int max(int x,int y)
{
return x>y?x:y;
}
int find(int t)
{
int r=t;
while(pri[r]!=r)
r=pri[r];
int i,j;
i=t;
while(i!=r)
{
j=pri[i];
pri[i]=r;
i=j;
}
return r;
}
void join(int x,int y)
{
int xx=find(x);
int yy=find(y);
if(xx!=yy)
pri[xx]=yy;
}
void input(int k)
{
while(!vec.empty())
vec.pop_back();
while(k--)
{
int t;
cin>>t;
vec.push_back(t);
}
}
int main()
{
pre();
int n;
cin>>n;
getchar();
while(n--)
{
int k;
cin>>k;
input(k);
if(vec.size()>1)
for(int i=0;i<vec.size()-1;i++)
{
maxx=max(maxx,vec[i]);
maxx=max(maxx,vec[i+1]);
join(vec[i],vec[i+1]);
}
else
{
maxx=max(maxx,vec[0]);
}
}
int sum=0;
for(int i=1;i<=maxx;i++)
{
if(pri[i]==i)sum++;
}
cout<<maxx<<" "<<sum<<endl;
int Q;
cin>>Q;
while(Q--)
{
int x,y;
cin>>x>>y;
if(find(x)==find(y))
cout<<"Y"<<endl;
else
cout<<"N"<<endl;
}
}
4.月饼
月饼是中国人在中秋佳节时吃的一种传统食品,不同地区有许多不同风味的月饼。现给定所有种类月饼的库存量、总售价、以及市场的最大需求量,请你计算可以获得的最大收益是多少。
注意:销售时允许取出一部分库存。样例给出的情形是这样的:假如我们有 3 种月饼,其库存量分别为 18、15、10 万吨,总售价分别为 75、72、45 亿元。如果市场的最大需求量只有 20 万吨,那么我们最大收益策略应该是卖出全部 15 万吨第 2 种月饼、以及 5 万吨第 3 种月饼,获得 72 + 45/2 = 94.5(亿元)。
输入格式:
每个输入包含一个测试用例。每个测试用例先给出一个不超过 1000 的正整数 N 表示月饼的种类数、以及不超过 500(以万吨为单位)的正整数 D 表示市场最大需求量。随后一行给出 N 个正数表示每种月饼的库存量(以万吨为单位);最后一行给出 N 个正数表示每种月饼的总售价(以亿元为单位)。数字间以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对每组测试用例,在一行中输出最大收益,以亿元为单位并精确到小数点后 2 位。
单位价格求平均值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double a[1005],b[1005];
double z[1005][2];
int c;
double d;
scanf("%d %lf",&c,&d);
for(int n=0;n<2;n++)
{
for(int m=0;m<c;m++)
{
double zz;
scanf("%lf",&zz);
if(n==0)
{
a[m]=zz;
}
else
{
b[m]=zz;
z[m][0]=b[m]/a[m];
z[m][1]=a[m];
}
}
}
for(int n=0;n<c;n++)
{
for(int m=n+1;m<c;m++)
{
double u1,u2;
if(z[n][0]<z[m][0])
{
u1=z[m][0];
u2=z[m][1];
z[m][0]=z[n][0];
z[n][0]=u1;
z[m][1]=z[n][1];
z[n][1]=u2;
}
}
}
double k=0;
for(int n=0;n<c;n++)
{
if(d>z[n][1])
{
d=d-z[n][1];
k=k+z[n][1]*z[n][0];
}
else
{
k=k+d*z[n][0];
break;
}
}
printf("%.2lf",k);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