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安全:应对网络犯罪的15项措施
1. 引言
近年来,商业界和学术界都对加密货币给予了密切关注。到2023年,比特币(常被视为第一种加密货币)的资本市场将达到2400万美元。比特币的主要运作组件是区块链,2009年实施了2008年首次提出的提案。所有已完成的交易都保存在一个名为区块链的公共账本的区块链中,每次添加新的区块时,这个链就会扩展。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持久性、匿名性和可审计性等显著特征。它结合了分布式共识机制、基于非对称加密的数字签名和加密哈希等重要技术,能够在去中心化的环境中运行,可用于执行去中心化的交易,有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潜力。除了加密货币,区块链技术还可用于数字资产、汇款和在线支付等金融服务,因为它消除了对银行或其他中介机构的需求。
然而,区块链技术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一是可扩展性问题,比特币每10分钟挖出一个新区块,目前区块大小限制为1MB,每秒只能处理7笔交易,不适合高频交易。二是自私挖矿策略,矿工为了增加未来收益而隐藏挖出的区块,可能导致分支频繁出现,阻碍区块链的增长。
不过,区块链为应对网络犯罪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即保护数据存储。机构和企业可以使用分布式账本或记录技术来存储和共享信息,防止数据被盗。分布式记录可以对信息进行哈希、加密和去中心化处理,相比集中式系统,黑客更难获取完整信息。此外,这种概念还可用于创建分布式网络安全,以保护如域名服务(DNS)等重要的外部通信。
2. 区块链技术背景
2.1 区块链技术
中本聪最初引入区块链是为了解决传统支付系统依赖第三方验证交易的问题。区块链是一个公共的、去中心化的数据库,记录在点对点(P2P)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