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动态路由协议
一.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无类别链路状态型IGP协议 组播更新:224.0.0.5/6 支持等开销负载均衡
生成的路由条目优先级10,使用cost值作为度量;
链路状态型协议最大的问题,在于邻居间传递拓扑信息,更新量巨大,故非常消耗设备的带宽和计算资源,不能在中大型网络生存;因此OSPF协议需要结构化的部署-- 区域划分、合理ip地址规划
支持触发更新;每30min进行一次周期更新。
- OSPF的数据包类型
Hello 包 -- 用于邻居的发现、建立、周期(10s)保活
DBD--数据库描述包 --- 本地数据库的目录信息
LSR--链路状态请求包 --- 问询本地未知的LSA信息
LSU-- 链路状态更新包 ---- 共享具体的LSA信息的数据包
LSack--链路状态确认包
LSA(链路状态通告)-- 不是数据包,是OSPF协议对拓扑或者路由信息的称呼
- OSPF的状态机
Down 一旦接收到其他设备发出的ospf-hello包,进入下一状态
Init 初始化 接收到的hello包,若存在了本端的RID,进入下一状态
2way 双向通讯 邻居关系建立的标志
条件匹配:进行DR/BDR选举,非DR/BDR之间不能进入下一个状态
Exstart预启动 使用未携带数据库目录的DBD包,进行主从关系的选举,RID数值大者为主,优先进入下一个状态,其意义在于排序后面的DBD包,避免同时收发对网络资源单点时间的过大占用。
Exchange 准交换 主先使用携带数据库目标的DBD共享信息,从在收到主的DBD包后,才能共享从的目录信息。
Loading 加载 查看完其他设备的目录后,就本地未知的LSA信息,使用LSR请求对端具体信息,对端使用LSU更新包将这些查询的LSA信息应答回来,最后本地使用LSack来确认接收--- 使用LSR/LS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