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布置的数据结构实验二内容:
实验二、单链表(2学时)
1.设计实验
设计算法,实现线性结构上的单链表的产生以及元素的查找、插入与删除。(1-4题必做,5-8题选做)具体实现要求:
(1)用正位序的方法,建立一个由13个整数构成的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建议13个整数由键盘输入。
(2)从键盘输入1个整数,在单链表中查找该结点的位置。若找到,则显示“找到了”;否则,则显示“找不到”。
(3)从键盘输入2个整数,一个表示欲插入的位置i,另一个表示欲插入的数值x,将x插入在对应位置上,输出单链表所有结点值,观察输出结果。
(4)从键盘输入1个整数,表示欲删除结点的位置,输出单链表所有结点值,观察输出结果。
*(5)将单链表中值重复的结点删除,使所得的结果表中个结点值均不相同,输出单链表所有结点值,观察输出结果。
*(6)删除其中所有数据值为偶数的结点,输出单链表所有结点值,观察输出结果。
*(7)把单链表变成带表头结点的循环链表,输出循环单链表所有结点值,观察输出结果。
*(8)将单链表分解成两个单链表A和B,使A链表中含有原链表中序号为奇数的元素,而B链表中含有原链表中序号为偶数的元素,且保持原来的相对顺序,分别输出单链表A和单链表B的所有结点值,观察输出结果。
以下是我所写的1-4实现代码: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malloc.h>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TURE 1
#define FALSE 0
typedef struct linkedlist //定义单链表结构体
{
int data;
linkedlist *next;
}linkedlist,*linklist; //定义单链表实例linkedlist和*next
int initList(linklist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