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设计、验证、后端实现、DFT,每个流程都有自己的脾气。这些人得坐在一起,把各自手里的活儿拼成一个能work的东西。

太多技术很牛的工程师,偏偏在协作上栽跟头。代码写得漂亮,文档却懒得补;自己的模块跑通了,接口对接时却发现和别人的理解南辕北辙。更常见的是跨组开会时各说各话,前端觉得后端不懂设计意图,后端抱怨前端给的约束根本没法实现。项目Timeline一拖再拖,大家都憋着火。
协作的本质,其实是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共同语言。芯片团队里什么人都有:有人喜欢激进的架构创新,有人坚持稳妥的方案。这些分歧不是坏事,恰恰说明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专业视角看问题。关键在于,别让专业变成壁垒,别让坚持变成固执。
很多时候,学会协作就是学会"听人把话说完"。验证工程师可能不是在挑刺,而是真发现了corner case;后端说这个floorplan有问题,多半不是故意为难,而是看到了congestion的风险。那些愿意认真听别人说什么的人,往往能更快找到问题的症结。
当然,听不等于无条件妥协。有观点就该表达,有分歧就该争论。芯片设计本来就没有唯一正解,不同trade-off之间的选择,本身就需要团队反复讨论。只是争论归争论,最终目标得清楚:tape out一颗能用的芯片,而不是证明谁更聪明。
说到底,芯片研发拼到最后,拼的不只是个人技术有多深,还有团队协作的效率。
一颗芯片失败了,没人能独善其身。一颗芯片成功了,每个参与的人都能从中获得成长。学会协作,不是为了当老好人,而是为了让自己在这个行业走得更远。毕竟谁也不想因为不会和人打交道,把一手好技术浪费在内耗上。
282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