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内存分配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1.寄存器区,存取速度快,程序不可控制的区域。
2.栈,存放局部变量,在进入其作用域时,被加载进栈,离开作用域后,被释放出栈,包括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和引用变量(存放的地址值,指向堆中对象)。栈中存放的数据可以共享。
3.堆,存放new产生的对象,其在堆中的地址赋给栈中的引用变量,即栈中的引用变量指向堆中的对象。当堆中的对象不被引用变量指向时,变成垃圾,被JVM的垃圾回收机制回收,回收时间不定期。
4.常量池,存放字符串常量和基本类型常量(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str = new String("abc") 首先去常量池中查看是否有"abc"对象,如果内有,则在常量池中创建字符串常量,然后在堆中创建一个“abc”的拷贝对象,所以通过new创建字符串对象时,可能会创建两个对象,常量池中没有时,创建两个对象。
“==”比较对象的地址,equals()比较内容。
String s0= "abcd";
String s1=new String("abcd");
String s2=new String("abcd");
System.out.println( s0==s1 ); //false
System.out.println( s0==s1 ); //false
System.out.println( s0.equals(s1) );//true
System.out.println( s1.equals(s2) ); //true
【1】
String a = "ab";
String bb = "b";
String b = "a" + bb;
System.out.println((a == b)); //result = false
【2】
String a = "ab";
final String bb = "b";
String b = "a" + bb;
System.out.println((a == b)); //result = true
【3】
String a = "ab";
final String bb = getBB();
String b = "a" + bb;
System.out.println((a == b)); //result = false
private static String getBB() {
return "b";
}
【4】
String a = "ab";
String b = "a" + "b";
System.out.println((a == b)); //result = true
【1】中,JVM对于字符串引用,由于在字符串的"+"连接中,有字符串引用存在,而引用的值在程序编译期是无法确定的,即"a" + bb无法被编译器优化,只有在程序运行期来动态分配并将连接后的新地址赋给b。所以上面程序的结果也就为false。
【2】和【1】中唯一不同的是bb字符串加了final修饰,对于final修饰的变量,它在编译时被解析为常量值的一个本地拷贝存储到自己的常量池中或嵌入到它的字节码流中。所以此时的"a" + bb和"a" + "b"效果是一样的。故上面程序的结果为true。
【3】JVM对于字符串引用bb,它的值在编译期无法确定,只有在程序运行期调用方法后,将方法的返回值和"a"来动态连接并分配地址为b,故上面程序的结果为false。
文章:https://www.cnblogs.com/happyPawpaw/p/4443323.html
https://www.cnblogs.com/SaraMoring/p/5687466.html
https://blog.youkuaiyun.com/shimiso/article/details/859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