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pring Bean生命周期
- 一共有4个阶段:实列化、属性赋值、初始化、销毁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zrtqsk/p/3735273.html
https://blog.youkuaiyun.com/a745233700/article/details/113840727
1.1、实列化注入
- 对于BeanFactory容器,当客户向容器请求一个没有初始化的bean时,容器就会调用createBean()方法
- 对于ApplicationContext容器,当容器启动结束后,通过BeanDefinition中的配置信息,创建所有bean
1.2、设置对象属性
- 实列化后对象被封装在BeanWrapper对象中,spring根据BeanDefinition的信息,通过BeanWrapper对象设置属性和依赖注入
1.3、处理Aware接口
- spring会检测对象是否实现了xxxAware接口,通过Aware接口,可以让我们拿到spring容器的一些资源
- 如果这个Bean实现了BeanNameAware接口,会调用它实现的setBeanName(String beanId)方法,传入Bean的名字。
- 如果这个Bean实现了BeanClassLoaderAware接口,调用setBeanClassLoader()方法,传入ClassLoader对象的实例。
- 如果这个Bean实现了BeanFactoryAware接口,会调用它实现的setBeanFactory()方法,传递的是Spring工厂自身。
- 如果这个Bean实现了ApplicationContextAware接口,会调set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方法,传入Spring上下文;
1.4、BeanPostProcessor前置处理
- 如果想对bean做一些前置处理,可以让bean实现BeanPostProcessor接口调用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Object obj, String s)方法。
1.5、InitializingBean(初始化bean)
- 如果bean继承了这个接口,则会调用afterPropertiesSet()方法
1.6、init-method
- 如果配置了init-method属性,则会自动调用其配置的初始化方法
1.7、BeanPostProcessor后置处理
- bean实现BeanPostProcessor接口调用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Object obj, String s)方法。
到此位置bean初始化结束
1.8、DisposableBean
- 当Bean不再需要时,会经过清理阶段,如果Bean实现了DisposableBean这个接口,会调用其实现的destroy()方法
1.9、destroy-method
- 如果bean配置了这个方法,会自动调用其销毁方法
2、Spring Bean作用域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tuyang1129/p/12871072.html
- singleton:默认作用域,单列的,每个容器中只有一个bean
- prototype:为每一个bean请求创建一个实列
- request:为每一个request请求创建一个实列,请求完成之后,bean会失效并被垃圾回收器回收
- session:同一个session会话共享一个实列,
- globel-session:全局作用域,所有会话共享一个实列,
3、Spring Bean线程处理
- spring并没有提供bean的线程安全策略
3.1、处理
- 对于prototype作用域的bean,每次都会创建一个新的bean实列,不存在共享bean,所以不存在线程安全问题
- 对于singleton作用域的bean,所有的线程都共享一个单实列bean,存在线程安全问题。
-
- 如果单例Bean是无状态的(没有实列变量的对象),也就是不会对bean的成员执行查询以外的操作,那么线程就是安全的。
- 如果单例Bean是有状态的(有实例变量的对象),需要自行保证线程安全。
-
-
- 直接有状态的bean作用域配置singleton更改为prototype。
- 采用ThreadLocal解决线程安全问题,为每一个线程提供独立的变量副本,不同线程只操作自己的线程副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