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N:开启用户体验新时代

文/张弓 霍大伟 李英涛

未来网络的核心挑战

运营商的收益依赖于用户规模,用户增长面临瓶颈。互联网最初的架构思想就是为了流量而建网,并不考虑不同应用的各异需求。这样的架构至今没有变化,因此,运营商的收益严重依赖于其用户和流量规模。在UIUC大学Srikant教授的代表性论文《Economics of Network Pricing With Multiple ISPs》中说明了运营商的收益主要来自于用户数量和流量的规模增长。从互联网的计价方式看,无论是以前的按使用量计费和包月计费模式,还是近年来兴起的限量模型(Flat Rate with Cap)、分时计费(Smart Data Pricing)、补贴用量计划(Sponsored Data Plan)等新模式,均服务于以流量为中心的商业模型,始终依赖用户规模的增长。近年来,随着用户数量规模增长触及天花板以及运营成本的大幅提高,运营商面临着增量不增收的巨大压力。

网络中立规则制约服务差异化。网络中立原则的初衷是保护新型企业和应用,消除因内容供应商的资本差异带来的歧视,防止出现内容提供商的垄断。在现有架构下,运营商不可以因业务来源而进行区分化服务。网络无法满足低延迟、高带宽要求的高附加值业务(例如高清视频)的服务质量,导致内容提供商开始自建网络,使运营商收益受损。加州大学教授John Musacchio等在论文《A Two-Sided Market Analysis of Provider Investment Incentive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Net-Neutrality Issue》中建立了双边市场(Two-sided market)模型,并指出在一定条件下网络中立不利于公众利益,会造成公地悲剧(castles on the Rhine effect)。哥伦比亚大学Vishal Misra教授与其合作者提出Public Option ISP方法,可以市场化方式消除对内容提供商的选择性歧视,节约监管开销。在现有架构下保持网络中立性是不是可以达到原有初衷?值得商榷。

不同应用需要不同网络架构

在语音通信时代,消费的主体是单一的人,人与人之间的语音通信是对电信网络的基本需求,网络提供的服务也是单一的语音为主(辅助少量电报等数据通信),网络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提高覆盖范围、降低通信成本。研究发现,在语音通信网络中,用户的呼叫到达过程符合泊松分布,即大部分时间内从统计角度看活跃用户数都稳定在一个均值,统计复用成为可能。这使得分层汇聚成为电信网络的基本架构,从接入到城域再到骨干层层汇聚的架构,能够在充分满足整体用户需求的情况下,降低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成本,成为多年来电信网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用户的网络消费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电信网分层汇聚的网络架构面临很大挑战。互联网用户的需求除了原有的人与人通信外,更大量的是人与物(机器和数据中心)之间的通信,而且通信时长和带宽需求也变得更大和更不确定。1999年,美国科学家Baraba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