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本来这部分是不能单独成篇的,但是想到后面还要很多内核编译相关的内容,就单独拉出来分享了。
首先写博客是一种记录,而这种记录都是问题驱动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记录问题,分享问题。在编译内核的时候,我发现编译生成的文件都适合源码混在一起的,如果改动比较小,自己记得住是没问题的,但是随着改动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本地创建了git库来管理以后,看起来非常混乱,如下图:
配置编译目标生成路径有两种方法,如下:
一、指定编译命令参数
make O=dir/to/store/output/files/
使用案例:
#!/bin/bash
mkdir output
OUTPUT_PATH=${PWD}output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