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2平台包括:标准版(J2SE)、企业版(J2EE)和微缩版(J2ME)三个版本。J2SE,J2ME和J2EE,这也就是SunONE(Open NetEnvironment)体系。J2SE就是Java2的标准版,主要用于桌面应用软件的编程;J2ME主要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开发,如手机和PDA的编程;J2EE是Java2的企业版,主要用于分布式的网络程序的开发,如电子商务网站和ERP系统。
EJB是sun的服务器端组件模型,设计目标与核心应用是部署分布式应用程序。凭借java跨平台的优势,用EJB技术部署的分布式系统可以不限于特定的平台。EJB (Enterprise JavaBean)是J2EE的一部分,定义了一个用于开发基于组件的企业多重应用程序的标准。其特点包括网络服务支持和核心开发工具(SDK)。 在J2EE里,Enterprise Java Beans(EJB)称为Java 企业Bean,是Java的核心代码,分别是会话Bean(Session Bean),实体Bean(Entity Bean)和消息驱动Bean(MessageDriven Bean)。
2001年11月7日,Eclipse 1.0发布
半年之后,2002年6月27日Eclipse进入了2.0时代。2.0时代的Eclipse经历了2.0和2.1两个大的版本。其中2.0在之后又推出了2.0.1和2.0.2,而之后在2003年3月27日推出的2.1版本,也接连推出了2.1.1,2.1.2和2.1.3三个后续修订版本。
2004年6月25日 对Eclipse来说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进入3.0时代的Eclipse采用了OSGi运行时架构。这一年 Eclipse基金会成立,这也标志着Eclipse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3.0后有两个小的修订版本3.0.1和3.0.2。详细的发布时间信息请参看Eclipse官网http://archive.eclipse.org/eclipse/downloads/index.php
2005年6月27日 Eclipse 3.1发布,之所以要特别提一下3.1,是因为从这个版本开始一直到还没有发布的3.5版,形成了一个以木星卫星名称相关的系列。1610年,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通过对木卫1-木卫4的观察,提出了反驳地心说的证据,木卫1-木卫4因此也被称之为伽利略四大卫星(木星还有很多之后发现的其它卫星)。这四大卫星还被分别赋予了四个神话传说中人物的名字:
木卫1:IO,伊奥
木卫2:Europa,欧罗巴
木卫3:Ganymede,盖尼米德.(值得一提的是早于伽利略2000年前,有记录表明战国时期中国的甘德在公元前346年就已发现了木卫3)
木卫4:Callisto,卡里斯托
取这四个人的名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在于这四个人物都以俊美著称
但是Eclipse从3.1到3.4的命名(codename)并非按照木卫1-4的顺序,而是根据这四颗卫星距离木星从近到远的顺序,因此 Eclipse 3.1就使用了木星已知卫星中第1近的木卫1——IO来命名,Eclipse 3.2就使用木卫4——Callisto距木星(所有木卫中)第4近,Eclipse 3.3采用了木卫2——Europa(第6近),剩下最远的木卫3--Ganaymede就送给了Eclipse 3.4。
下面是目前已知的版本代号
Eclipse 3.1 版本代号 IO 【木卫1,伊奥】
Eclipse 3.2 版本代号 Callisto 【木卫四,卡里斯托】
Eclipse 3.3 版本代号 Eruopa 【木卫二,欧罗巴】
Eclipse 3.4 版本代号 Ganymede 【木卫三,盖尼米德】
Eclipse 3.5 版本代号 Galileo 【伽利略】
Eclipse 3.6 版本代号 Helios 【太阳神】[据说2010年6月发布正式版]
Eclipse 3.7 版本代号 Indigo 【靛青】[处于计划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