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event-2.1.8源码分析——event_base(二)

1. 简介

上一节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创建一个默认的event_base。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默认的event_base是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的。更多的时候我们是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来建立一个复杂的event_base。关于如何建立复杂的event_base,其实在上一篇章中,我们已经提及。接下来我们将更深入的了解如何建立一个复杂的event_base。

2. event_base_new_with_config

建立一个复杂的event_base需要将设置好的event_config传递给event_base_new_with_config,该函数返回我们所需要的event_base。
struct event_base *
event_base_new_with_config(const struct event_config *cfg)
{
	int i;
	struct event_base *base;
	int should_check_environment;

#ifndef EVENT__DISABLE_DEBUG_MODE
	event_debug_mode_too_late = 1;
#endif
	//调用内存管理函数分配event_base结构
	if ((base = mm_calloc(1, sizeof(struct event_base))) == NULL) {
		event_warn("%s: calloc", __func__);
		return NULL;
	}

	if (cfg)
		base->flags = cfg->flags;	//设置flags标志
	//判断是否需要检查EVENT_ * 环境变量
	should_check_environment =
	    !(cfg && (cfg->flags & EVENT_BASE_FLAG_IGNORE_ENV));

	{
		struct timeval tmp;
		int precise_time =
		    cfg && (cfg->flags & EVENT_BASE_FLAG_PRECISE_TIMER);	//是否设置了使用更精准的时间标志
		int flags;
		//如果没有设置使用更精准的时间标志,但是在环境变量中设置 使用更精准的时间那就设置标志
		if (should_check_environment && !precise_time) {
			precise_time = evutil_getenv_("EVENT_PRECISE_TIMER") != NULL;	//获取环境变量
			base->flags |= EVENT_BASE_FLAG_PRECISE_TIMER;
		}
		flags = precise_time ? EV_MONOT_PRECISE : 0;
		evutil_configure_monotonic_time_(&base->monotonic_timer, flags);	//配置是否使用更精准的时间

		gettime(base, &tmp);
	}
	//初始化超时时间优先级队列(最小堆)
	min_heap_ctor_(&base->timeheap);

	base->sig.ev_signal_pair[0] = -1;
	base->sig.ev_signal_pair[1] = -1;
	//初始化socketpair,用于唤醒event_base通过其他线程
	base->th_notify_fd[0] = -1;
	base->th_notify_fd[1] = -1;

	//
libevent是一个事件触发的网络库,适用于windows、linux、bsd等多种平台,内部使用select、epoll、kqueue等系统调用管理事件机制。著名分布式缓存软件memcached也是libevent based,而且libevent在使用上可以做到跨平台,而且根据libevent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数据统计,似乎也有着非凡的性能。 编辑本段 详细   编译库代码,编译脚本会判断OS支持哪种类型的事件机制(select、epoll或kqueue),然后条件编译相应代码,供上层使用的接口仍然是保持统一的(否则也不能所谓的跨平台了)。在linux redhat as 4 u 2 上编译相当容易,configure以后make,make install就可以了,windows上编译似乎有点小麻烦,不过稍微改点东西也就通过了。   从代码中看,libevent支持用户使用三种类型的事件,分别是网络IO、定时器、信号三种,在定时器的实现上使用了RB tree的数据结构,以达到高效查找、排序、删除定时器的目的,网络IO上,主要关注了一下linux上的epoll(因为目前的开发主要在linux平台),结果发现libevent的epoll居然用的EPOLLLT,水平触发的方式用起来比较方便,不容易出错,但是在效率上可能比EPOLLET要低一些。   跟网络无关的,libevent也有一些缓冲区管理的函数,而且是c风格的函数,实用性不是太大。libevent没有提供缓存的函数。   虽然libevent实用上的价值不大,但它提供的接口形式还是不错的,实现类似的lib的时候仍然是可以参考的。   Libevent定时器的数据结构自version 1.4起已由红黑树改为最小堆(Min Heap),以提高效率;网络IO和信号的数据结构采用了双向链表(TAILQ)。在实现上主要有3种链表: EVLIST_INSERTED, EVLIST_ACTIVE, EVLIST_TIMEOUT,一个ev在这3种链表之间被插入或删除,处于EVLIST_ACTIVE链表中的ev最后将会被调度执行。   Libevent提供了DNS,HTTP Server,RPC等组件,HTTP Server可以说是Libevent的经典应用。从http.c可看到Libevent的很多标准写法。写非阻塞式的HTTP Server很容易将socket处理与HTTP协议处理纠缠在一起,Libevent在这点上似乎也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