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下学期了,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开始思索大学的这段时间自己的所学。在回忆中总结,在总结中回顾,希望我还没有忘记这些知识。————题记
一.什么是算法?
算法(Algorithm)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也就是说,能够对一定规范的输入,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所要求的输出。如果一个算法有缺陷,或不适合于某个问题,执行这个算法将不会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算法可能用不同的时间、空间或效率来完成同样的任务。一个算法的优劣可以用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来衡量。一个算法应该具有以下七个重要的特征:
1、有穷性(Finiteness)
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算法的每一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定义;
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画运算对象的初始情况,所谓0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条件;
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
算法中执行的任何计算步都是可以被分解为基本的可执行的操作步,即每个计算步都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也称之为有效性);
执行速度快,占用资源少;
对数据响应正确。
算法可以使用自然语言、伪代码、流程图等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描述。
二.算法的分类:
算法可大致分为基本算法、数据结构的算法、数论与代数算法、计算几何的算法、图论的算法、动态规划以及数值分析、加密算法、排序算法、检索算法、随机化算法、并行算法。
算法可以宏泛的分为三类:
有限的,确定性算法这类算法在有限的一段时间内终止。他们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来执行指定的任务,但仍将在一定的时间内终止。这类算法得出的结果常取决于输入值。
有限的,非确定算法 这类算法在有限的时间内终止。然而,对于一个(或一些)给定的数值,算法的结果并不是唯一的或确定的。
无限的算法 是那些由于没有定义终止定义条件,或定义的条件无法由输入的数据满足而不终止运行的算法。通常,无限算法的产生是由于未能确定的定义终止条件。
三.常用算法思想概述:
常用的算法思想有递推法,递归法,穷举法,分治法和概率算法。
1.递推法:数学上的兔子产子问题就可以用公式表示Fn=Fn-1+Fn-2,这就是由递推法得出的规律,也即斐波那契数列。编程如下:
int Fibonaccic(int num)
{
int num1,num2;
if(num==1||num==2)
{
return 1;
}
else
{
num1=Fibonaccic(num-1);
num2=Fibonaccic(num-2);
return(num1+num2);
}
}
2.递归法:递归函数在程序中反复调用自身进行处理数据,常见的阶乘,汉诺塔,八皇后问题常常用到递归法,递归的好处是程序简洁清晰,但是缺点就并不能节省内存,通常会比非递归算法慢一点。但在一些问题上又仅仅才能用递归才能解决,例如人工智能方面。
例如阶乘算法用递归实现:
int JieC(int n)
{
if(n<=1)
{
return 1;
}
else
{
return(n*JieC(n-1));
}
}
3.穷举法:《孙子算经》有云: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各有鸡兔几只?很简单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就可以解出答案。但在计算机里可以用穷举法实现解决这个问题,编程如下:
int Qju(int head,int foot,int *ji,int *tu)//分别表示总头数,总脚数,鸡数,兔数
{
int i,j,temp;
temp=0;
for(i=0;i<head;i++)
{
j=head-i;
if(i*2+j*4==foot)
{
*ji=i;
*tu=j;
temp=1;
}
}
return temp;
}
4.分治法:一个袋子里面有30只硬币,其中有一只假币,和真币唯一不同的是其重量较轻。这个问题可以用分治法解决,先分成两部分,看哪部分的重量轻,选择重量轻的那部分继续分下去最终就可以找到那个假币。编程如下:
int JiaBi(int a[],int beg,int end)
{
int i,sun1,sun2,sun3;
sun1=sun2=sun3=0;
int temp;//标记假币编号
if(beg+1==end)//只有两枚硬币
{
if(a[beg]<a[end])
{
temp=beg+1;
return temp;
}
}
if((end-beg+1)%2==0)//偶数枚
{
for(i=beg;i<=beg+(end-beg)/2;i++)
{
sun1=sun1+a[i];//前半段总重量
}
for(i=beg+(end-beg)/2+1;i<=end;i++)
{
sun2=sun2+a[i];//后半段总重量
}
if(sun1<sun2)
{
temp=JiaBi(a,beg,beg+(end-beg)/2);
return temp;
}
else
{
temp=JiaBi(a,beg+(end-beg)/2+1,end);
return temp;
}
}
else
{
for(i=beg;i<=beg+(end-beg)/2-1;i++)
{
sun1=sun1+a[i];//前半段总重量
}
for(i=beg+(end-beg)/2+1;i<=end;i++)
{
sun2=sun2+a[i];//后半段总重量
}
sun3=a[beg+(end-beg)/2];
if(sun1<sun2)
{
temp=JiaBi(a,beg,beg+(end-beg)/2-1);
return temp;
}
else
{
temp=JiaBi(a,beg+(end-beg)/2+1,end);
return temp;
}
if(sun3+sum1==sun2+sun3)
{
temp=beg+(end-beg)/2+1;
return temp;
}
}
}
概率法:概率法常常用来转化为几何图形的面积,最经典的是圆周率π的求法,即蒙特卡罗算法。编程如下
int Yzl(int n)//n为散点数
{
double pi;
double a,b;
int i,sun;
srand(time(NULL));
for(i=0;i<n;i++)
{
x=(double)rand()/RAND_MAX;
y=(double)rand()/RAND_MAX;
if(x*x+y*y<=1)
sun++;
}
pi=4.0*sun/n;
return pi;
}
散点数越大,得到的结果越接近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