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象存活算法
引用计数法(Reference Counting):给对象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计数器值就加1;每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值减1;任何时刻计数器为0的对象就是不再被使用的。JVM没有选择此方法来管理内存,原因是无法解决对象之间的循环引用问题。
可达性分析算法:使用“GC Roots”对象做为起点,从这些节点开始向下搜索,搜索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每当一个对象到GC Roots没有任何引用链相连时,证明此对象是不可用的。Java中作为GC Roots的对象有以下几种:1)、栈(栈帧中的本地变量表)中引用的对象;2)方法区中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3)、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4)、本地方法栈JNI(Native方法)中引用的对象。
二、垃圾收集算法
标记-清除算法:最基础的收集算法,分“标记”和“清除”两个阶段:首先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在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所有被标记的对象。不足之处:1)、标记和清除效率不高;2)、清除之后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内存碎片,导致分配较大对象时,无法找到足够的连续内存而提前触发另一次垃圾收集动作。
复制算法:将内存分为容量大小的两块,每次只使用一块。当这一块用完之后,就将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上面,再把已使用过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优点:实现简单,运行高效;缺点:仅能使用一半的内存。
标记-整理算法:和标记-清除算法一样,只是后续步骤,不再直接清除而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
三、HotSpot垃圾回收器
特点 | 作用区域 | 采用算法 | 使用方式 | 运行示意图 | |
Serial/ Serial Old | 1、串行收集器 2、最基本最古老 3、简单高效 4、可能会产生较长停顿 5、Serial Old是Serial的老年代版本 6、jdk1.5及之前与Parallel搭配使用;作为CMS收集器的后备预案 | 新生代/ 老年代 | 新生代使用复制算法; 老年代使用标记-整理算法 | 启用: -XX:+UseSerialGC | ![]() |
ParNew | 1、Serial的多线程版本 2、并行收集器 3、多线程需要多核支持 4、和Serial Old结合使用,老年代串行 5、快是建立在多CPU,多线程的基础上 | 新生代 | 复制算法 | 启用: -XX:+UserParNewGC 线程数设置: -XX:ParallelGCThreads | ![]() |
Parallel/ Parallel Old | 1、并行收集器 2、类似与ParNew,更关注吞吐量,高吞吐量意味着GC时间短; 3、Paraller Old是Parallel的老年代版本;是jdk1.6后才提供; | 新生代/ 老年代 | 新生代使用复制算法; 老年代使用标记-整理算法 | 启用+老年代串行: -XX:+UseParallerlGC 启用+老年代并行: -xx:+UseParallelOldGC 最大停顿时间: -XX:MaxGCPauseMillis 吞吐量控制: -XX:GCTimeRatio 自动分配新生代大小设置: -XX:UseAdaptiveSizePolicy | ![]() |
CMS | 1、以获取最短回收停顿时间为目标; 2、适用于B/S架构的需求; 3、Concurrent Mark Sweep的简称 4、基于标记-清除算法实现; 5、运行过程包含四个阶段:初始标记、并发标记、重新标记、并发清除; | 老年代 | 标记-清除 | 启用: -XX:+UseConcMarkSweepGC 设定回收线程数量: -XX:ParallelCMSThreads | ![]() |
G1 | 1、面向服务端应用的GC收集器 2、特点:并发与并行;分代收集;空间整合;可预测的停顿 3、G1将整个堆划分为多个大小相等的Region,虽然保留新生代老年代概念,但不再物理隔离。 4、运行过程:初始标记;并发标记;最终标记;筛选回收 | All | G1整体上看基于“标记-整理”; 局部来看基于“复制” | 启用: -XX:+UseG1G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