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被动场景识别:原理、挑战与优化策略

被动场景识别:原理、挑战与优化策略

1. 场景识别中的ISM模型差异

在场景识别中,不同的ISM(Indexed Scene Model)模型会有不同的表现。以红色谷物盒为参考的ISM模型,能接受特定的物体配置符合已学习的场景类别模型,但另一个ISM模型却并非如此。例如,在一张图片中的ISM模型,它对盘子和杯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建模,只有当杯子位于盘子右侧时,物体配置才满足这种关系,因为在整个演示过程中只观察到了这种设置。该ISM模型会注意到盘子实际姿态与预期姿态之间的差异,并将盘子排除在返回的场景模型之外。

这一例子表明,在一组物体中选择参考的问题,等同于选择对哪些可能的空间关系进行建模的问题。假设存在确定哪些关系在建模场景时相关的标准,也不能期望得到的拓扑结构是星形的,因此可能无法找到一个能覆盖该拓扑结构的ISM模型。随着场景类别中物体数量的增加,星形拓扑结构在所有可能的拓扑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极小。例如,当场景类别包含3个物体时,只有1/4的拓扑结构不能被ISM覆盖;而当包含6个物体时,这一比例降至6/26704。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关系拓扑结构划分为星形子拓扑结构,每个子拓扑结构可以由一个单独的ISM表示。将这些ISM相互连接,就得到了整个关系拓扑结构的复合模型。这为场景类别的新型树形表示奠定了基础,该表示由相互关联的ISM组成。

2. 关系拓扑选择的概念概述

当有场景类别的演示数据时,需要从所有可用的连接拓扑中选择一个来学习场景分类器。忽略某些关系可能会导致识别错误,一种直接的解决方法是基于一组物体上所有可定义的空间关系构建分类器,这会得到一个对应于完全图的关系拓扑。从这种完全拓扑推导出来的分层场景分类器可用于识别场景模型。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多个固定翼无人机一致性控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多个固定翼无人机一致性控制”展开,采用Matlab代码实现相关算法,属于顶级EI期刊的复现研究成果。文中重点研究了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在多无人机系统中的一致性控制问题,通过构建固定翼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结合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实现多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轨迹一致性和稳定协同飞行。研究涵盖了控制算法设计、系统建模、优化求解及仿真验证全过程,并提供了完整的Matlab代码支持,便于读者复现实验结果。; 适合人群:具备自动控制、无人机系统或优化算法基础,从事科研或工程应用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自动化、航空航天领域的研发工程师;熟悉Matlab编程和基本控制理论者更佳;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多无人机协同控制系统的算法研究仿真验证;②支撑科研论文复现、毕业设计或项目开发;③掌握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方法,提升对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理解实践能力;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提供的Matlab代码逐模块分析,重点关注DMPC算法的构建流程、约束处理方式及一致性协议的设计逻辑,同时可拓展学习文中提及的路径规划、编队控制等相关技术,以深化对无人机集群控制的整体认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