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程度副词
对于不同程度的词,我的理解如下:
精通:
- 了解背后的原理和规范
- 动手重写过实现代码
- 可以以此为基础做二次开发
掌握:
- 曾在项目中大量使用过此技术
- 可以自如的使用这项技术进行开发
- 参与技术社区讨论或者写过相关文章
熟悉:
- 曾在项目中使用过
- 通读过相关文档
- 可以快速对相关问题定位到文档内容中
了解:
- 未在开发中使用过但写过Demo
- 阅读过相关文档
- 可以用五分钟时间向他人介绍这项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不了解:
- 只是听过名字
- 只是看过文档
- 没有写过关于这项技术的代码
- 需要同时具备当前等级所有特性;
- 高等级描述包含低等级描述特性。
非常多简历中写到的了解,其实是不了解,熟悉和掌握可能往往只是了解的水平。
手写代码:
可以借助emmet或者编辑器的提醒,非复制粘贴整段代码的方式书写代码。
记忆性考察:
需要背下来的内容,不可以借助搜索引擎。比如大多数关键字的拼写,对于超长关键词可以借助编辑器完成输入。
一些常用的知识点也会要求记忆性考察,比如盒模型和选择器规则,因为日常使用频度较高,理应记住。
索引性考察:
可以一次性在搜索引擎通过技术关键字找到解决方案。比如:
我们希望做一个特殊效果的轮播图,文字和背景图不同步滚动,背景图每次只是水平偏移一小截,文字则是整页的滚动
面对这个描述能够识别出搜索关键词为“视差滚动”
理解性考察:
要求能够通过代码的方式展现知识点以及和其他知识点的对比。
能够在某应用场景内设计出该技术的使用方案。
能够讲清其背后的数学原理或者逻辑关系。
#面试意图
正面
是否具有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最低能力 是否有过类似项目开发经历 是否掌握工作岗位所需技能 现场编码解决问题 正确使用搜索引擎 能够对之前项目中使用过的技术做出详细解释 是否对技术有热情 有在线可访问的代码 有技术博客 在技术社区积极回答问题 关注新技术,并且做过官方demo以外的案例 日常使用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成长空间 计算机专业背景 良好的算法基础 良好的表达能力 做过技术文章翻译 有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