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均值聚类是一种常用的无监督学习算法,用于将数据集中的样本划分为K个不同的簇。其工作原理如下:
- 随机初始化K个簇心(cluster centers)作为每个簇的代表。
- 将每个样本点分配到距离其最近的簇心所在的簇中。
- 更新每个簇的簇心为该簇所有样本点的平均值。
- 重复步骤2和3,直到簇心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预定迭代次数。
K-均值聚类的优点包括:
- 算法简单且易于实现。
- 对处理大数据集表现良好。
- 可以有效地识别球形簇。
K-均值聚类的缺点包括:
- 需要预先指定簇的数量K,这对于一些数据集来说可能不是很明确。
- 对于非球形簇的数据集表现欠佳,容易受到初始簇心选择的影响。
- 对离群值较为敏感,可能会影响聚类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K-均值聚类常用于数据集探索性分析、图像压缩等领域,但也需要结合实际问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及参数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