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让你彻底理解 Https

本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解释了HTTPS的工作原理及如何确保数据传输安全。强调了仅使用HTTP协议时数据传输的安全隐患,并详细介绍了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及Hash算法在安全通讯中的应用。

一些教程经常提到 POST 比 GET提交数据更安全,真正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只要是 Http 请求,都不安全 。(补充 @王泥煤 的回复 post的确比get更安全,这一点与https无关。因为用get方式传密码会被日志系统记录下明文,或者被第三方的referer带出去,即便你采用了https)

如果你连一个公共场所的 wifi,连接该 wifi 的所有人都可以嗅探你发的网络请求的明文数据,包括用户名和密码
即使你是在家上网,中间任何环节都能查看、修改你网络请求的明文数据,比如你的路由器、小区的网关、ISP…
只要使用 Http协议,不论做任何安全措施都是徒劳的,只有Https 协议才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问题来了,什么是安全?

数据传输的安全其实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我发的数据,不该看的人看不懂

  2. 我发的数据,不该看的人不能伪造或者修改(修改后接收方可察觉)

  3. 我发的数据,过期之后不该看的人不能偷偷拿过来继续用

Https 怎样保证数据传输安全?再讲讲 Https的原理之前必须先聊一聊数据加密,目前有以下几种加密方式:

对称加密 : 加密和解密数据使用同一个密钥。这种加密方式的优点是速度很快,常见对称加密的算法有 AES;
非对称加密: 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叫公钥和私钥。数据用公钥加密后必须用私钥解密,数据用私钥加密后必须用公钥解密。一般来说私钥自己保留好,把公钥公开给别人,让别人拿自己的公钥加密数据后发给自己,这样只有自己才能解密。 这种加密方式的特点是速度慢,CPU 开销大,常见非对称加密算法有 RSA;
Hash: hash 是把任意长度数据经过处理变成一个长度固定唯一的字符串,但任何人拿到这个字符串无法反向解密成原始数据(解开你就是密码学专家了),Hash 常用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常见 Hash 算法有 MD5(已经不安全了)、SHA1、SHA256

理解了加密方式后我们就能利用这些算法实现安全数据传输。以一个故事开始:

班里来了个新同学小美,长的特别漂亮,小谷暗恋小美很久,终于有一天小谷鼓起勇气向小美表白。小谷写了个纸条:“我是小谷,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吗?” ,让小王转交给小美。

正常情况下,小王会把纸条转给小美,小美看到后很开心,回复了纸条:“我是小美,我也喜欢你”,让小王再转递给小谷。

可是小王也暗恋小美,当然不愿甘做嫁衣。这个时候小王可以有几方法来捣乱:

收到小谷的纸条后扔掉纸条。但这样做小谷收不到回应下课会去单独问小美,事情就败露了
偷窥纸条的内容,然后举报给老师
收到小谷的纸条后,小王立即给小谷发一个回复纸条:“我不喜欢你,我喜欢小王”。同时小王给小美发一个纸条:“我是小谷,你长的真丑,嘿嘿”
正常帮小谷和小美投递纸条,成就美事。但复印一份小谷的纸条,过两天小王把这个纸条发给了班里的其他女生小花,这样小美知道后必然会闹分手

小谷很聪明,早就看出来小王心怀不轨,可是没办法,要传信必然要经过小王,要怪就怪自己太腼腆不敢下课直接亲手送上。怎么办呢?

有一种办法是把纸条的信息加密(AES 加密),小王就不知道纸条内容了。可是问题来了,小美也不知道密钥,她收到信后也无法解密啊。倒是可以把密钥放到纸条里,可这样小王也得到了密钥等于白忙活一场。

再说说小美,小美很漂亮,在以前的学校被称为数学女神,转学到这里后立即被小谷吸引了,她看出来小谷有点喜欢自己但又不十分确定,她不想主动。她猜到小谷会在上课的时候可能用写纸条的方式表白,也猜到猥琐的小王会在中间捣乱。如何让小谷能顺利向自己表白呢?小美在疯狂的思考:

方案一: 我可以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把公钥公开给班里所有的同学。这样小谷就能得到公钥,把要发的信息用公钥加密,只有我自己能用私钥解密。可是我如何把我的回复发出去呢?如果用我的私钥加密,小谷倒是能用公钥解密,但班里任何同学都能解密,被其他同学看到就糗大了。而且如果小谷纸条的内容太多,他用公钥加密需要花一整节课的时间,不能耽误他学习

方案二:我可以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把公钥公开给班里所有的同学,这样小谷就能得到公钥。如果小谷够聪明的话,他得到公钥后会生成一个对称加密AES的密钥,然后用我的公钥把 AES 密钥加密(AES 密钥长度很短加密几乎不需要时间),然后把加密后的密钥发给我。我收到后用我的私钥解密,得到小谷和我约定的对对称加密密钥,然后我们用这个只有我们俩知道的对称密钥加密数据进行交流。

下课休息的时候,小美给班里的同学说:“快数学考试了,我的数学很好,考场上需要要我帮忙的同学可以找我,我公布一下我的公钥,为了安全起见大家用我的公钥加密消息。”

一切貌似天衣无缝,可是小美在班里公布自己公钥的时候小谷正好拉肚子去了厕所,回来之后才知道这事,小谷于是问旁边的同学小花小美公钥是多少。小花以前是班里受欢迎的女生被很多男生仰慕,在小美来之后立即被夺了风头,一直怀恨在心。于是小花告诉了小谷一个假公钥,其实是自己生成的公钥。这样万一小谷找小美要小抄,自己可以冒充小美给一个错答案。

一切被小美看到眼里,这样不行啊, 别到时候自己和小谷的好事没成,反而同学考试被陷害栽赃到自己头上。怎么办呢?对了,班长是班里人品很正的人,可以用班长给自己做信用背书,正好前两天班长在班里通知了自己的公钥。 于是小美找到班长,做了一个证书,证书上有自己的名字、学号、公钥、公证人班长的名字,同时把这些信息通过 Hash (sha256)处理后请求班长用自己的私钥进行加密(为什么用 Hash 处理?因为东西太多非对称加密很费时),也放到证书上。于是小美再次把证书通报给班里所有的同学。

小谷这次得到了证书,发现上面的公证人是班长,于是先用班长的公钥对证书上被班长私钥加密后的字段进行解密,得到元素数据的 Hash。 再对元素数据进行 Hash和刚刚解密的 Hash 进行比对。如果比对成功表示证书上的信息无误,且是由班长担保的。这时候小谷确信证书上的公钥就是小美的。任何人因为没有班长的私钥都无法伪造证书。

你以为故事就这么圆满结束了吗?其实没有,班长前两天在公布自己的证书的时候小谷正好生病请假了。 他根本不知道班长的公钥是不是他本人的。

这个时候他发现班长的证书上有班主任的担保(班主任的公钥做了签名),班主任的证书上有校长的担保,而小谷是有校长的的公钥的,就印在学生证上。

终于,小谷收获了女神的芳心。

故事完了。故事中 小谷是浏览器,小美是服务器,小花和小王是坏蛋,班长是 CA 机构,班主任是上级 CA,校长是根 CA 服务器。当一个网站要使用 https 时先需在一些国际认证的 CA 机构填写网站信息申请证书,而这些 CA机构往往还有上层 CA,最终有一个根 CA。一般来说浏览器都会内置根 CA 和一些顶级 CA 的证书,但需要验证的时候会通过 CA 链逐级验证。

<think>嗯,用户让我模拟一个老师教7岁小孩从零开始学Python的过程。首先,我需要考虑7岁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这个年龄的孩子注意力时间短,喜欢有趣和互动性强的东西。所以,课程设计必须充满趣味性,避免枯燥的代码讲解。 接下来,我需要分解Python学习的基础内容,但要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比如变量,可以比喻成小盒子装东西,这样形象生动。然后,考虑如何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每一步都结合游戏或实际例子。 还要想到使用适合孩子的工具,比如图形化编程工具Scratch可能更适合入门,但用户明确提到Python,所以可能需要找一些简化的Python环境,比如Turtle库画图,或者使用在线平台如Trinket,让孩子看到即时效果,增加成就感。 另外,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鼓励,设置奖励机制,比如徽章或小星星,保持孩子的积极性。同时,家长的角色也很重要,可能需要家长陪同学习,给予支持和帮助。 还要考虑课程的结构,分阶段进行,每阶段有明确的目标和成果展示,比如做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或动画,让孩子有完成作品的喜悦。同时,避免使用复杂的术语,用孩子熟悉的例子,比如用制作饼干来解释步骤,用乐高积木比喻代码结构。 最后,评估孩子的学习成果不能通过考试,而是通过项目完成情况和兴趣保持度。需要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保持耐心,让孩子在玩中学,逐步培养编程思维。</think>好的!教7岁孩子学编程需要以兴趣为核心,用游戏化、可视化的方式引导。以下是一个分阶段的详细计划,结合故事、动画和动手实践,让孩子边玩边学。 --- ### **阶段一:培养“计算机思维”(1-2周)** **目标**:让孩子理解“程序=指令的步骤”,不接触代码。 **方法**: 1. **日常任务分解游戏** - 例子:让孩子口头指导你完成一个任务(如“如何做三明治”),故意按错误顺序执行,让孩子发现“步骤顺序很重要”。 - 扩展:用乐高拼图,让孩子写下每一步的指令,再让家长按指令拼装。 2. **棋盘游戏** - 使用编程桌游(如《Robot Turtles》),通过卡片指令让乌龟移动到目标,学习“循环”“条件”等基础逻辑。 3. **图形化编程启蒙** - 用Scratch Jr(iPad)或Code.org的《Minecraft》编程小游戏,拖拽积木块控制角色移动,初步理解“序列”“循环”。 --- ### **阶段二:初识Python(2-4周)** **目标**:通过可视化工具让孩子看到代码和结果的直接关联。 **工具**: - **Python Turtle库**(画图):输入代码让海龟移动、画画,即时反馈增强兴趣。 - **Trinket.io**(在线编辑器):无需安装,支持简单代码和图形展示。 **课程设计**: 1. **魔法咒语=代码** - 告诉孩子:“Python是魔法咒语,输入正确咒语,电脑就会变出东西!” - 第一课:用`print("Hello, 小魔法师!")` 在屏幕上显示欢迎语。 2. **用Turtle画图** - 教基础命令: ```python import turtle t = turtle.Turtle() t.forward(100) # 海龟前进100步 t.left(90) # 左转90度 t.color("red") # 画笔变红色 ``` - 挑战:输入指令画出正方形、三角形,最后自由创作。 3. **变量=魔法盒子** - 比喻:变量是存放“数字”“文字”的盒子,比如: ```python ice_cream = 3 # 今天吃了3个冰淇淋 print("我吃了", ice_cream, "个!") ``` - 互动:让孩子用变量计算自己的年龄、宠物数量等。 -- ### **阶段三:简单项目实战(4-8周)** **目标**:通过小项目巩固知识,保持成就感。 **项目示例**: 1. **故事生成器** - 用`input()`收集孩子喜欢的角色/地点/事件,拼接成搞笑故事: ```python name = input("输入主角名字:") place = input("输入一个奇怪的地方:") print(name, "在", place, "捡到了会说话的恐龙!") ``` 2. **数字猜谜游戏** - 用`random`库生成随机数,让孩子猜测: ```python import random number = random.randint(1,10) guess = int(input("猜1-10的数字:")) if guess == number: print("猜对啦!") else: print("正确答案是", number) ``` 3. **动画表情包** - 用`time`库和循环让文字动起来: ```python import time faces = ["(^_^)", "(o_O)", "(~_~)"] for i in range(5): print(faces[i%3]) time.sleep(0.5) ``` --- ### **阶段四:进阶逻辑与创作(8周后)** **目标**:引入条件、循环,鼓励创造复杂项目。 **教学方法**: 1. **条件判断=选择题** - 例子:根据天气决定活动: ```python weather = input("今天下雨吗?(是/否)") if weather == "是": print("在家玩积木!") else: print("去公园骑车!") ``` 2. **循环=重复的魔法** - 用循环画星星: ```python for i in range(5): t.forward(100) t.right(144) ``` 3. **自由创作时间** - 提供主题:设计自己的电子宠物、计算零花钱、给家人写祝福程序。 --- ### **关键技巧** 1. **每节课不超过20分钟**,搭配实物奖励(如贴纸)。 2. **错误=魔法实验失败**:鼓励孩子自己debug,比如:“咒语拼错了,电脑听不懂啦!” 3. **家长参与**:一起完成亲子项目(如用代码给妈妈画生日贺卡)。 4. **关联兴趣**:如果孩子喜欢恐龙,就用恐龙主题设计代码任务。 --- ### **资源推荐** - 图书:《Hello Ruby: 儿童编程大冒险》(故事+活动) - 网站:Code.org(适合儿童的编程游戏) - 工具:Mu Editor(专为青少年设计的Python编辑器)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在2-3个月内掌握Python基础逻辑,并能独立编写小程序,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