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hoopertsau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基于1553B总线的ARINC 661指令传输(二)--HT-6306板卡提供的API性能测试
来自www.hoopercao.com 昨天怀疑是自己程序问题,确实,我没有在发送完数据之后做任何的状态字检测。按照1553B的要求,消息尽可能的短(最多一条64B),并在很小的时间段能响应BC的操作,这也是实时系统的特点。BC在发送完之后,会收到来自RT的一个状态字回复,这个状态字包含了BC刚刚发送的消息的接受情况,一旦BC收到这样的消息,则应该检验里面的状态字,并决定是否重新发送。原创 2009-12-20 00:08:00 · 1097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1553B总线的ARINC 661指令传输(三)
来自www.hoopercao.com 昨天经过“鉴定”确实为程序读取缓冲区过慢导致数据包丢失,那就尽量的提高读取速度。好,这次我专门用一个线程来检查是否有消息,全部用后天方式处理,避免了因为windows系统本身的非实时性导致数据的不同步。并且,我换了一台酷睿2双核,2GB内存的电脑来跑。效果真的有很多的提高,原来发送一条指令要耗时很多,看出来是在一卡一卡,现在要好多了~原创 2009-12-21 00:26:00 · 1598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1553B总线的ARINC 661指令传输方式的设计
来自www.hoopercao.com 哇!又是1553B 又是ARINC 661。是啊是啊,可是在windows上先做仿真,使用一个1553B板卡,PCI插槽的,作为通信的数据链层,自己整个传输层协议,最后将信息打包成ARINC 661标准的格式,放给传输层发送出去,好麻烦的一件事呀。今天先起一个头,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会紧密跟踪进度,写点心得和体会,以及一些可能导致的失败的因素原创 2009-12-18 01:23:00 · 948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1553B总线的ARINC 661指令传输(一)--1553B的一些要点
来自www.hoopercao.com 1553B(MIL-STD-1553B)数据总线标准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公布的一种串行多路数据总线标准。它最初是为飞机提出的内部电子系统连网标准,后来由于其可靠性高、传输率较高、技术成熟、易于扩展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航空、航天测控网络中更加受到关注。1553B的一些特点: 1.15原创 2009-12-19 01:25:00 · 4018 阅读 · 1 评论 -
基于1553B总线的ARINC 661指令传输(四)
来自www.hoopercao.com 在解决完传输层协议以及ARINC661指令的打包和解包之后,就要对CDS及UA的逻辑应用层进行深入研究了,这也需要针对ARINC661本身来进行分析。ARINC 661本质上是体现了一种“通用”的原则,即以标准化的接口降低CDS软件开发的成本。对于一个CDS(座舱显示系统)来讲,其传统意义上就是一个集成好软件和硬件的设备,能够实现固定图像的渲染和原创 2009-12-22 01:38:00 · 1822 阅读 ·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