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上图是网络上流传的一棵“决策树”,意思是只要出现了新冠症状,无论如何都是“居家吃感冒药”。但其实决策的路径是不一样的 —— 为防有人看不到图片,我们在这里把分支描述一下:从出现症状开始
- 如果“不测”,则管他什么类型感冒,就“居家吃感冒药”,我们记这个结果为“结论1”;
- 如果“测一下”,则有两种可能的结果:“是新冠”和“不是新冠”。“是”则得到“居家吃感冒药”,我们记这个结果为“结论2”;“不是”也得到“居家吃感冒药”,我们记这个结果为“结论3”。
虽然 3 个结论是一样的,本题还是请你根据情况区分一下。
输入格式:
输入在第一行给出一个正整数 n(≤10)。随后 n 行,每行通过两个
0
或1
来描述实际状态。
- 第 1 个数字为
0
对应“不测”,为1
对应“测一下”。- 第 2 个数字为
0
对应“不是新冠”,为1
对应“是新冠”。
输出格式:
对应每个状态,在一行中输出根据输入得到的结论编号。
样例输入:
4
10
01
11
10
样例输出:
3
1
2
1
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
scanf("%d", &n);
char ch[2];
for (int i = 0; i < n; i++)
{
scanf("%s", &ch);
if (ch[0] == '0')
printf("1\n");
else if (ch[0] == '1' && ch[1] == '0')
printf("3\n");
else if (ch[0] == '1' && ch[1] == '1')
printf("2\n");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