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定义
系统:本文中提到的系统是非互联网项目的统称。
项目:本文特指互联网项目。
前言
现在回头来写博客,最大的感慨-互联网项目是不断进化的。
互联网项目做的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断断续续的从2015年-至今,不管对错都记录一下,希望填过的坑不要重复踩坑,好的经验希望以后可以借鉴。
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2015年之前在做的项目基本都是管理、OA之类的系统,后面简称系统,系统基本采用瀑布式迭代,一版又一版;要么在一个已开发好的系统上做二次开发,要么自研一些框架进行开发,项目发布基本就是程序员自己部署好给测试人员测试,测试完打好一个war包丢给运维。当时这种工作方式用在管理类系统没有觉得什么不妥的,基本能按期完成任务。
下面截了个图。
后来自己创业做互联网项目,后面简称项目,没有太多意识,也是按照系统项目式进行开发,或许是无知者无畏,或许是项目太小,没有太大察觉。但现在回过头想,当时的项目只是把项目做了出来,离互联网还是差得太远。
一个反面的互联网实践案例:创业之初不断探索了很多方向,当时的一个项目由于微商比较火,我们就为微商发朋友圈文章做工具,简单原理就是微商们在网络上看到哪个文章还可以,直接复制地址到工具,工具将网络文章抓取出来,然后微商们就可以编辑文章,插入自己的广告、联系方式等。然后再朋友圈传播。当然后面同行的工具演变为平台,平台小编推荐一些吸睛文章(称为模板),微商们直接转发,里面的广告就变成微商自己的。再后来出现悬赏推广,微商只是发自己的广告文案,平台另外一端的人接单到朋友圈传播,赚取点击量、转化率佣金。
下面 截了个图,已经没在运营了(也花了十几二十万,说多都是泪o(╥﹏╥)o)。
在做了几个项目之后,(后面的项目就先不截图了,以免广告嫌疑,上面的截图只是为了对比项目特点)。
逐渐的将敏捷开发、okr等管理用于实践,慢慢变成日常,跟随变化当然是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进化:
公司资料从ctrl c 、ctrl v到局域网共享,再到wiki;任务管理从word、excel到禅道、有道,再到jira;代码管理从svn到git;运维从手动一个个服务器登录到ansible自动化运维;项目发布从打war包上次运行到jenkins自动发布,部分子项目跑在docker上;项目监控从无到短信通知,再到钉钉、elk实时监控;项目设计从ps到axure,再到快速原型工具(不具名)。当前正在做增长,增长黑客或许大家已经在做了。
-------20190620----------
关于网络安全:
安全意识不够会导致很多麻烦,毕竟现在的入侵成本很低。
由于中美贸易战,国家对网络安全越加重视。在去年已帮客户做了等保。
而且我们做大量的抽奖、派奖活动,经常与刷票的人斗阵。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安全意识很重要,不然“好不容易种起来的菜,还没等反应过来,一眨眼功夫被偷走了”。
总结:
互联网的项目大多带有探索创新性,而且大部分是基于应用的创新,有时开发的功能不太满足需求,需要改进或做减法;甚至有时干脆方向就是错的。而且辛辛苦苦想出来的东西抄袭模仿的门槛也不会太高,那么在创业初期,要比就是比谁更快,快速开发、快速上线、快速验证、快速调整,一旦验证有效立刻快速推广。这个就是互联网项目的逻辑,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快人一步,那么每个环节都提高效率,那样才会快,不然就像上面那个反面案例一样最后跟不上节凑进行进化,那就眼睁睁看项目挂掉。
因此想要拥抱变化,那么就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底盘要扎实。
--------------------------------------------------------------------------------------------------
接下来要写的内容:
1、互联网项目基本架构
2、信息安全-记录经验而已
3、jira搭建及团队任务管理经验
4、git搭建及团队代码协同管理经验
5、jenk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