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
列表是最常用的Python数据类型,它可以作为一个方括号内的逗号分隔值出现
列表的数据项不需要具有相同的类型
创建一个列表,只要把逗号分隔的不同的数据项使用方括号括起来即可
列表方法
方法 | 说明 |
---|---|
list.append(x) | 将元素x添加至列表尾部 |
list.extend(L) | 将列表L中所有元素添加至列表尾部 |
list.insert(index, x)在列表指定位置index处添加元素x | |
list.remove(x) | 在列表中删除首次出现的制定元素 |
list.pop([index]) | 删除并返回列表对象指定位置的元素 |
list.clear( ) | 删除列表中所有元素,但保留列表对象 |
list.index(x) 返回值为x的首个元素的下标 | |
list.count(x) | 返回指定元素x在列表中的出现次数 |
list.reverse( ) | 对列表元素进行原地倒序 |
list.sort( ) | 对列表元素进行原地排序(升序、降序) |
list.copy() | 返回列表对象的浅拷贝 |
注意:除list.copy()外,列表方法均不会改变列表的id,也不会新建列表,list.copy()除外
集合
集合数据类型是没有顺序的简单对象的聚集,且集合中元素不重复
Python集合数据类型包括可变集合对象(set) 和不可变集合对象(frozenset)
集合的定义{xL,2.,.,x]}
{}表示空的dict,因为dict也使用花括号定义,空集为set()
集合方法
方法 | 说明 |
---|---|
S.add(x) | 如果数据项x不在集合S中,将x增加到s |
S.clear() | 移除S中所有数据项 |
S.copy() | 返回集合S的一个拷贝 |
S.pop() | 随机返回集合S中的一个元素,如果S为空,产生KeyError异常 |
S.discard(x) | 如果x在集合S中,移除该元素:如果x不在,不报错 |
S.remove(x) | 如果x在集合S中,移除该元素:不在产生KeyError异常 |
S.isdisjoint(T) | 如果集合S与T没有相同元素,返回True |
len(S) | 返回集合S元素个数 |
x in S | 如果x是S的元素,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x not in S | 如果x不是S的元素,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注意:集合类型主要用于三个场景:成员关系测试、元素去重和删除数据项。
>>>"BIT" in {"PYTHON","BIT",123,"GOOD"} # 成员关系测试
True
>>>tup = ("PYTHON", "BIT", 123,"GOOD" ,123) #元素去重
>>> set ( tup)
{123 , ' GOOD', 'BIT' , 'PYTHON' }
>> > newtup = tuple (set (tup)-{ 'PYTHON'}) #去重同时删除数据项
( 'GOOD', 123,,BIT )
字典
通过任意键信息查找组数据中值信息的过程叫映射Python语言中通过字典实现映射。Python语言中的字典可以通过大括号({)建立,建立模式如下:
{<键1>:<值1>, <键2>:<值2>… <键n>:<值n>}其中,键和值通过冒号连接,不同键值对通过逗号隔开。
注意:字典打印出来的顺序与创建之初的顺序不同,这不是错误。字典是集合类型的延续,各个元素并没有顺序之分。
字典方法
方法 | 描述 |
---|---|
<d>. keys() | 返回所有的键信息 |
<d>.values() | 返回所有的值信息 |
<d>.items() | 返回所有的键值对 |
<d>.get(<key>,<default>) | 键存在则返回相应值,否则返回默认值 |
<d>.pop(<key>,<default>) | 键存在则返回相应值,同时删除键值对,否则返回默认值 |
<d> .popitem() | 随机从字典中取出一个键值对,以元组(key, value)形式返回 |
<d> .clear() | 删除所有的键值对 |
del<d>[<key>] | 删除字典中某一个键值对 |
<key> in <d> | 如果键在字典中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注意:
字典是实现键值对映射的数据结构,请理解如下基本原则:
●字典是一个键值对的集合,该集合以键为索引,一个键信息只对应一个值信息
●字典中元素以键信息为索引访问
●字典长度是可变的,可以通过对键信息赋值实现增加或修改键值对
元组
元组( tuple )是序列类型中比较特殊的类型,因为它一旦创建就不能被修改。元组类型在表达固定数据项、函数多返回值、多变量同步赋值、循环遍历等情况下十分有用。Python中元组采用逗号和圆括号(可选)来表示。
元组方法
方法 | 描述 |
---|---|
cmp(tup1,tup2) | 比较两个元组元素 |
len(tup) | 返回元组中元素的个数 |
max(tup) | 返回元组中元素最大的值 |
min(tup) | 返回元组中元素最小的值 |
tuple(seq) | 将列表转化为元组 |
tuple.index(obj) | 从元组中找出某个值第一个匹配项的索引值 |
tuple.count(obj) | 统计某个元素在元组中出现的次数 |
tuple.index(obj) | 从元组中找出某个值第一个匹配项的索引值 |
tuple.count(obj) | 统计某个元素在元组中出现的次数 |
注意:
- 元组中的元素是不允许删除的,但可以使用del语句来删除整个元组
- 元组中只包含一个元素时,需要在元素后面添加逗号来消除歧义
>>>tup1=(50,)
- 元组之间可以使用+和*,即允许元组进行组合连接和重复复制,运算后会生成一个新的元组
>>>tup1=(1,2,3)
>>>tup2=(3,4,5)
>>>tup3=tup1+tup2
tup3=(1,2,3,3,4,5)
>>> tup4=tup1*3
tup4=(1,2,3,1,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