椐了解 NOR FLASH 是容量小,速度快,稳定性好,适合做程序存储器。NAND FLASH 总容量大,适合做数据存储器是不能从NAND FLASH启动的,NAND FLASH是的读写时序是不能直接有ARM硬件产生的,要读写NAND FLASH是要通过程序来实现的,很明显能看出来的就是NAND FLASH只有8个数据、地址复用的数据地址接口,2410/2440可以直接从NAND FLASH启动的,因为它把NAND前面的4K映射到了RAM的空间
首先应该先了解Flash ROM的种类
NOR FLASH地址线和数据线分开,来了地址和控制信号,数据就出来。
NAND Flash地址线和数据线在一起,需要用程序来控制,才能出数据。
通俗的说,就是光给地址不行,要先命令,再给地址,才能读到NAND的数据。
而且都是在一个总线完成的。
结论是:ARM无法从NAND直接启动。除非装载完程序,才能使用NAND Flash.
装载程序只能从mask rom 或者Nor flash.
三星的2410可以从NF启动程序,它会把第一块的前4KB复制到内部SRAM中然后从 SRAM执行,也就是说,你需要编写一个长度小于4K的引导程序,作用是将主程序拷贝到SDRAM中运行(NF地址不是线性的,程序不能直接运行,必须拷 贝到线性RAM中)
从Nand Flash启动U-BOOT的基本原理
-------------------------------------------
前4K的问题
如果S3C2410被配置成从Nand Flash启动(配置由硬件工程师在电路板设置 ), S3C2410的Nand Flash控制器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在S3C2410上电后,Nand Flash控制器会自动的把Nand Flash上的前4K数据搬移到4K内部RAM中 ,并把0x00000000设置内部RAM的起始地址,CPU从内部RAM的0x00000000位置开始启动。这个过程不需要程序干涉。
程序员需要完成的工作,是把最核心的启动程序放在Nand Flash的前4K中。
启动程序的安排
由于Nand Flash控制器从Nand Flash中搬移到内部RAM的代码是有限的,所以在启动代码的前4K里,我们必须完成S3C2410的核心配置以及把启动代码(U-BOOT)剩余部分 搬到RAM中运行。
u-boot源码不支持从nand flash启动,可是s3c2410支持从nand flash启动,开发板(sbc-2410x)加电后s3c2410将nand flash的前4k(保存有u-boot的部分功能--拷贝功能--把nand flash中的内容拷贝到SDRAM)拷贝到sram(s3c2410芯片内的sram)。这就需要修改u-boot源码,增加u-boot的功能: 使u-boot在得到执行权后能够将其自身拷贝到开发板上SDRAM中,以便处理器能够执行u-boot .Nand Flash的命令、地址、数据都通过I/O口发送,管脚复用,这样做做的好处是,可以明显减少NAND FLASH的管脚数目,将来如果设计者想将NAND FLASH更换为更高密度、更大容量的,也不必改动电路板。
NAND FLASH不能够执行程序,本人总结其原因如下 :
1. NAND FLASH本身是连接到了控制器上而不是系统总线上。CPU启动后是要取指令执行的,如果是SROM、NOR FLASH 等之类的,CPU 发个地址就可以取得指令并执行,NAND FLASH不行,因为NAND FLASH 是管脚复用,它有自己的一套时序,这样CPU无法取得可以执行的代码,也就不能初始化系统了。
2. NAND FLASH是顺序存取设备,不能够被随机访问,程序就不能够分支或跳转,这样你如何去设计程序。

S3C2410开发板的NAND闪存由NAND闪存控制器(集成在S3C2410 CPU中)和NAND闪存芯片(K9F1208U0A)两大部分组成。当要访问NAND闪存芯片中的数据时,必须通过NAND闪存控制器发送命令才能完 成。所以, NAND闪存相当于S3C2410的一个外设,而不位于它的内存地址区。
NAND闪存(K9F1208U0A)的数据存储结构分层为:1设备(Device) = 4096 块(Block);1块= 32页/行(Page/row);1页= 528B = 数据块 (512B) + OOB块 (16B)
在每一页中,最后16个字节(又称OOB)在NAND闪存命令执行完毕后设置状态,剩余512个字节又分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可以通过NAND闪存命令 00h/01h/50h分别对前半部、后半部、OOB进行定位,通过NAND闪存内置的指针指向各自的首地址。
NAND闪存的操作特点为:擦除操作的最小单位是块;NAND闪存芯片每一位只能从1变为0,而不能从0变为1,所以在对其进行写入操作之前一定要将相应 块擦除;OOB部分的第6字节为坏快标志,即如果不是坏块该值为FF,否则为坏块;除OOB第6字节外,通常用OOB的前3个字节存放NAND闪存的硬件 ECC(校验寄存器)码;
从NAND闪存启动U-BOOT的设计思路
如果S3C2410被配置成从NAND闪存启动,上电后,S3C2410的NAND闪存控制器会自动把NAND闪存中的前4K数据搬移到内部RAM中, 并把0x00000000设置为内部RAM的起始地址, CPU从内部RAM的0x00000000位置开始启动。因此要把最核心的启动程序放在NAND闪存的前4K中。
由于NAND闪存控制器从NAND闪存中搬移到内部RAM的代码是有限的,所以, 在启动代码的前4K里,必须完成S3C2410的核心配置,并把启动代码的剩余部分搬到RAM中运行。在U-BOOT中, 前4K完成的主要工作就是U-BOOT启动的第一个阶段(stage1)。
根据U-BOOT的执行流程图,可知要实现从NAND闪存中启动U-BOOT,首先需要初始化NAND闪存,并从NAND闪存中把U-BOOT搬移到 RAM中,最后需要让U-BOOT支持NAND闪存的命令操作。
结语
以往将U-BOOT移植到ARM9平台中的解决方案主要针对的是ARM9中的NOR闪存,因为NOR闪存的结构特点致使应用程序可以直接在其内部运行,不 用把代码读到RAM中,移植过程相对简单。从NAND闪存中启动U-BOOT的设计难点在于NAND闪存需要把U-BOOT的代码搬移到RAM中,并要让 U-BOOT支持NAND闪存的命令操作。本文介绍了实现这一设计的思路及具体程序。移植后,U-BOOT在嵌入式系统中运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