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旧电脑了,跑xp慢的要死,所以一直准备给安装个linux,发挥发挥余热。从23号开始奋斗,一直到今天,26号凌晨才成功的安了Debian,期间经历的种种,值得写下来怀念怀念。
1、选择版本
对于每一个学习linux的人来说,在学之前肯定对linux繁杂的发行版本搞的晕头转向。是装RedHat呢,还是Debian,或者是Ubuntu等等一大堆。我也经历了这些问题。并且尝试了几个版本。
Ubuntu
这是我尝试的第一个版本。在现在用的那个机子上面用过Ubuntu,感觉挺好的,所以脑海里第一个闪过的linux就是Ubuntu。在进行了种种尝试后,未果。原因是我在xp下用wubi装Ubuntu的xwindow版本要256MB内存,我的是256MB内存,但是被显卡占去了8MB,所以就没能成功安装。后来直接在硬盘下安装也没成功,总之,Ubuntu安装失败。
出于机子配置不高的原因,就将目标投降了Puppy Linux。下安装文件和那个硬盘安装程序之后,结果还是不行。
U盘上已经装了veket,所以决定吧veket装到旧本里,同样是不行。遇到了内存不足的问题,结果网上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装另一个低的版本,可以用的。我在下载了低版本之后,还是不成功。一直在报
searching for puppy files in computer disk drives....pup_819.sfs not found
,Dropping out to initial-romdisk console... (...是红字...)
/bin/sh:can't dssess tty; job control turned off
一个文件找不到,veryCD给的解决方案是大小写有问题
尝试了之后还不成...
Debian
后来在查了之后就决定装Debian了,在网上找了半天教程。最后成功安装了。
2、分区问题
多数linux安装的时候,把grub4dos装好之后,会在分区上挂掉。
第一次是由于把整个硬盘都作为linux分区,在格盘的时候就出错了,最终导致所有的操作系统都起不了,但是分区又没成功。
在忍受破光驱读盘N次之后,装好了系统。但是由于之前的失误,用分区工具分区的时候把整个硬盘就只分了一个区,在Debian安装的时候,格盘分区的那块又是问题。后来昨天下午实在搞不定了,就去看书去了。《鸟哥的私房菜》看了几章之后,系统的了解了linux的历史,GNU、GPL等基本之前零零散散的知识,以及linux分区结构等。在搞定这一切后,用一张xp安装盘开始了我的安装之旅。每每到了硬盘什么系统都没有的时候,光驱总是工作的很好,这一点让我老觉得他老人家实在可怜我。
30G硬盘
window分了5G,用于装XP
15G分了fat32,装资料
8.5G的 ext3 用于挂载/
500MB的swap分区
鉴于首次安装,就这么简简单单装了。
3、Vmlinuz initrd.gz
在win下安装的话,这两个文件时要同时放到c盘下的。最初的时候对这个不了解,就把网上随便下的两个放进去了,重启安装的时候,老报错,原因是不认识vmlinuz initrd.gz对应的iso文件。后来看了这里才知道要去安装对应版本的vmlinuz和initrd.gz。去下了对应版本的vmlinuz和initrd.gz,重装时很顺利,只是在挂载ext3分区在hd(0,5)上的时候又报错了,下意识觉得这次又完了,估计不行了。后来下意识的有个想法,把那个在hd(0,5)上的分区删了,重新建了一个分区,成功。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安装过程,在一边等着他安装的同时,写下了这篇东西。
回顾这几天的安装过程,学到了挺多的。这里就随便列出来:
硬盘分区结构以及命名方法。
linux的分区,命名方法。
kernel 指令
grub
grub4dos
cn99的Debian国内镜像是由网易提供的
http://mirrors.163.com/ 这个是搜狐的镜像
就这么多了,还在等那边安装的De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