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rabbitmq是采用erlang开发的,而erlang开发的程序其内部通常由成千上万个进程组成。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邮箱,进程与进程之间通过消息投递来进行通信(发送端将消息投递到接收端进程的邮箱,接收端进程从邮箱中拿到消息进行处理)。
由于erlang默认对邮箱的大小没有限制,这样当接收端进程的消息处理不及时的时候,大量的消息会堆积在邮箱中,最终出现内存溢出导致服务异常 。
在rabbitmq的实现中,为了防止消息发送速度过快,最终因大量消息的堆积导致异常,内部基于credit算法实现了一套流控机制。
【大概原理】
rabbitmq实现的流控机制,原理其实很简单,可总结为下面几点
-
每个发送端都有一个初始的信用值,每向接收端进程发送一个消息,信用值减1,当信用值为0时,发送端变为阻塞状态。
-
每个接收端也有一个初始的信用值,每接收到一个消息时,信用值减1,当信用值减到0时,给对应的发送端进程发送消息增加信用值,同时将信用值重新置为初始值。发送端进程收到接收端增加信用的消息后,在自己的信用上增加对应的值。
-
一个发送端,可以同时向多个接收端发送消息,信用是按不同的接收端分开计算的。同样,一个接收端可以接收来自不同发送端发来的消息,并按不同的发送端分别计算其信用制。
-
接收端也可能同时作为发送端,即多个进程串联在一起,位于中间的进程对于上游而言是接收端,对下游而言是发送端。当对下游而言,作为发送端出现阻塞时,给上游发送端增加信用的消息会被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