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就容易有回忆,也容易多愁善感,新年就要来了,还是总结一下自己的2015吧。
2015怎么说呢,刚开始的时候,刚跟老婆一起从一个阴影中走了出来,原来做的很起劲的某个游戏的五星卡生意,也被游戏公司封掉了,那时候真是人生的低谷啊,领着微薄的失业金就不说了,内心的苦闷更是无以言表。因为游戏破解暂时没有合适的目标、软件项目也没有合适的,于是就想着去上班算了,想想在公司上班,至少公积金啥的,都是帮你交的,自己先去上班吧,有机会么,就可以带带小杨。
于是就开始联系原来的领导,他去了原来VP的公司,Eric Yuan还是比较牛B的,一起出来喝了个茶,却被婉拒了,zoom估计不再需要原来PT的人了,言谈间,给我灌输的是说,把PT的经验,再做做还是不错的。想想也是啊,zoom如果要你的话,早就跟你联系了,你现在主动投奔上去,人家肯定是不屑的。说到底,还是自己的能力不被别人认可。
被zoom婉拒以后,在家又苦闷了几天,原来的部门经理,打电话给我说要找一个做PT主管的人,这个公司在前面也去面试过,人家没看上我,但总觉得是因为那个时候不需要PT的人,现在既然需要么,直接就视频面试吧,跟他们的研发经理任栋简单聊了一下,感觉对我还挺满意的,过了一天HR就打电话过来,开了16K让我过去,虽说国内公司比较名声不好听,但还是去看看吧。
3月份去了全时,离开新区办公室的时候,还是比较不舍的,还好精英没有难为我,让我自己去飞了。搬走显示器的时候,在桌上给他留了字,我还会回来的。几个月后,这句话果然兑现了。第一天到zoom的时候,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原来公司的人,还算不是特别陌生。没有了以前的入职培训啥的,PT在那里基本就是一张白纸,留了几个项目的代码,开发和测试基本上就是一个都找不到了。因为要组建自己的团队,去了两次武汉,因为那里有全时收购的公司,希望把他们的一些C++开发接收过来,去接收的时候,有个人当场表示,不愿意做PT,另外一个人也很快离开了,只剩下一个人,也做不了什么。第二次去的时候,接受了一个Web API的开发和两个测试人员,但是总觉得他们都不是心甘情愿做的,后面的做事风格,也证明了这么一点。
在此期间,还接了一个医疗方面的iOS的项目,因为想转型到iOS开发,答应人家到7/1就要完成,但是进度比较差,而且全时的工作非常不喜欢,跟老婆商量了一下,还是辞职转型吧,于是6/1正式离开了。期间去海德公园买了一套房子,当时有工作,弄了个贷款,辞职后,贷款还的也比较吃力吧。
于是,6月份又开始回到原来的新区办公室,感谢精英还能收留我,于是跟精英一起工作吧,汽车是开不起了,每天电动车吧,哪怕38度,也要开的。首先要把那个iOS项目先完成了,于是跟精英一起,在一个月之内弄出了雏形,而且发布到appstore上,可惜啊,交给投资方后,没有下文了,钱就收到一半,那个时候,有个新游戏需要做,于是,也没有多去啰嗦。
好的游戏是可遇不可求的,新游戏搞成功了,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就被封号了,但是我还是不服气,想了各种办法,还是没有用,彻底放弃了。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有时候这句话,也要两说的了,但是到现在,我还想说,老子不服气!
期间,沈常委也介绍了一个生意,在山东临沂的,管理爆炸品的软件,做了第一个雏形,煤老板不是特别满意,沈常委,对我们也比较失望,收了第一笔钱以后,也就没有了消息。年底的时候,又做了一个项目,关于医疗废弃物的,目前仅收到第一笔钱,不知道后面会什么样子。
今天刚跟两个老同事吃饭,一个在全时,一个在zoom,都是快要上市的公司,估计每人的股票都能有100-200万人民币的吧,说不羡慕,那是骗人的,假想自己如果也能坚持下去,是不是也能拿股票呢?但是理智告诉自己,肯定坚持不下去的。算啦,别人背后的艰辛,也是你看不到的,但是,有个情况值得自己反思,就大鹏而言,原来是到zoom的,后来又反水到全时,为什么他是人家都抢着要的,而我呢,送上门去,人家也不理的,确实,能力决定一切,但我还是想说,老子不服气!
这一年,算是闲云野鹤了,没赚到什么钱,技术么,学到一些,包括iOS、安卓、按键精灵这些,都是自己想去做,想去研究的东西。留给自己记忆最深的就是,一个人在办公室听着小草,学习iOS技术,一个人在家听飞一般音乐空间,在慢慢推图。时间,仿佛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