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一个字节中有多少bit被置1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unsigned char c = 0;
int count = 0, i = 0;
scanf("%d", &c);
unsigned char t = 0x01;
for(i = 0; i < 8; i++)
{
if((c & t) == t)
{
count++;
}
t = t << 1;
}
printf("count = %d\n", count);
return 0;
}
判断一个字节中有多少1位和0位,这个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先将一个char型变量转化为二进制字符串,再一位一位判断。这里,我使用了另一种方法,就是将这个数与0x01相与,得到的若还是0x01,则该位是1,否则为0,之后再将0x01右移一位,继续这个操作。二、位运算改错
//The function need set corresponding bit into 0
#define BIT_MASK(bit_pos) (0x01<<(bit_pos))
int Bit_Resrt(unsigned int *val, unsigned char pos)
{
if(pos >= sizeof(unsigned int)*8)
{
return 0;
}
val = (val && ~BIT_MASK(pos));
return 1;
}
这个函数的作用是把相应的位置0。BIT_MASK(bit_pos)可以将需要置0的位是1,其他位为0,在函数中,先判断pos,若超出字节返回0失败,最后将val的pos位置0. 这里存在位运算,第10行中不应该为&&运算,而应该是&,应该是按位与。
三、运用位运算交换a、b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 3, b = 5;
printf("a = %d\tb = %d\n", a, b);
a ^= b;
b ^= a;
a ^= b;
printf("a = %d\tb = %d\n", a, b);
return 0;
}
这也是一个常用的交换数的方法,可以节省资源,而且可以应对整型溢出的情况。输出:
a = 3 b = 5
a = 5 b = 3
四、用#define声明一个常数
用#define声明一个常数,用以表明1年中有多少秒?#define SECONDS_PER_YEAR (60 * 60 *24 *356)UL
这里要注意的是,这几个数相乘之后有可能会溢出,所以要用到无符号长整型,可以在表达式中添加一个UL。五、如何访问特定位置的内存
嵌入式系统经常要求程序员去访问某特定的内存位置的特点。在某工程中,要求设置一绝对地址为0x67a9的整型变量的值为0xaa66。编译器是纯粹的一个ANSI编译器。写代码完成这一任务。
int *p = NULL;
p = (int*)0x67a9;
*p = 0xaa66;
六、对中断服务代码的评论
中断是嵌入式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导致很多编译开发商提供一种扩展,让标准c支持中断。而事实是,产生了一个新的关键字_interrupt。下面的代码就使用了_interrupt关键字去定义一个中断服务子程序(ISR),请评论下代码。
_interrupt double compute_area(double radius)
{
double area = PI * radius * radius;
printf(" Area = %f", area);
return area;
}
这里有一下错误:
1、ISR不能返回一个值,这里显然是错误的。
2、ISR不能传递参数。
3、在许多处理器中,浮点数一般都是不可重入的。有些处理器不允许在ISR中做浮点运算。此外,ISR应该是短且又效率的,在ISR中做浮点数运算显然是不明智的。
4、与第三点一样,printf也是会使得ISR臃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