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 “解耦”概述
重构可以分为大规模高层重构(简称“大型重构”)和小规模低层次重构(简称“小型重构”)。
通过解耦对代码重构,就是保证代码不至于复杂到无法控制的有效手段。
代码是否需要“解耦”?
- 看修改代码会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 依赖关系是否复杂
把模块与模块之间、类与类之间的依赖关系画出来,根据依赖关系图的复杂性来判断是否需要解耦重构。
二. 如何给代码“解耦”?
1. 封装与抽象
封装和抽象作为两个非常通用的设计思想,可以应用在很多设计场景中,比如系统、模块、lib、组件、接口、类等等的设计。封装和抽象可以有效地隐藏实现的复杂性,隔离实现的易变性,给依赖的模块提供稳定且易用的抽象接口。
比如,Unix 系统提供的 open() 文件操作函数,我们用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底层实现却非常复杂,涉及权限控制、并发控制、物理存储等等。
- 我们通过将其封装成一个抽象的 open() 函数,能够有效控制代码复杂性的蔓延,将复杂性封装在局部代码中。
- 因为 open() 函数基于抽象而非具体的实现来定义,所以我们在改动 open() 函数的底层实现的时候,并不需要改动依赖它的上层代码,也符合我们前面提到的“高内聚、松耦合”代码的评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