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023】华为OD机试 - 重组字符串(Python)

本文介绍了华为OD机试中的一道题目——重组字符串。根据给定的K值,对输入字符串的每个子串进行操作,重新组合并根据字母数量转换大小写。文章提供了编码思路、核心知识点、Python代码实现及代码运行结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华为 OD 清单查看地址:blog.youkuaiyun.com/hihell/category_12199275.html

重组字符串

题目

给定一个非空字符串 S,其被 N 个‘-’分隔成 N+1 的子串,给定正整数 K,
要求除第一个子串外,其余的子串每 K 个字符组成新的子串,并用‘-’分隔。
对于新组成的每一个子串,如果它含有的小写字母比大写字母多,则将这个子串的所有大写字母转换为小写字母;
反之,如果它含有的大写字母比小写字母多,则将这个子串的所有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写字母;
大小写字母的数量相等时,不做转换。

输入

输入为两行,第一行为参数 K,第二行为字符串 S。

输出

输出转换后的字符串。

示例一

输入

3
12abc-abCABc-4aB@

输出

12abc-abc-ABC-4aB-@

编码思路

首先输入一个整数 count 和一个带有连字符的字符串 line,使用“-”将 line 分割成若干段,每一段都按照指定的 count 长度进行转换,将其中的小写字母转换为小写,大写字母转换为大写,然后将所有的段重新拼接为一个字符串。在输出结果时,再将转换后的所有段使用“-”连接起来,与原来的第一个分段一起输出。

核心知识点

  • 字符串的分割和拼接操作。
  • 字符串大小写转换。
  • Python 的列表操作。

使用说明

参加华为od机试,一定要注意不要完全背诵代码,需要理解之后模仿写出,通过率才会高。

Python 代码实现

def main()
### 问题解析 华为OD中的“字母贪吃蛇”题目属于模拟类编程题,通常需要根据给定的规则对字符进行处理和操作。这类问题的核心在于理解输入输出格式、掌握字符串或二维数组的遍历方式,并正确实现题目要求的逻辑。 在类似题目中,例如“贪吃蛇”问题[^3],涉及的主要逻辑包括: 1. **输入处理**:接收输入的指令(如方向变化、移动步数等),并将其解析为程序可处理的数据结构。 2. **状态维护**:使用数据结构(如队列)来维护蛇的身体位置、方向变化等信息。 3. **边界判断与碰撞检测**:判断蛇是否撞墙或自身碰撞。 4. **输出结果**:根据最终状态输出所需信息,如游戏结束原因、得分等。 对于“字母贪吃蛇”问题,假设题目描述如下(基于常见题型推测): - 给定一个由字母组的二维网格,表示贪吃蛇的初始状态。 - 蛇头为某个特定字母(如 `H`),身体依次为连续递减的字母(如 `G`, `F`, `E` 等)。 - 每次移动后,蛇头向前延伸一步,尾部缩短一格。 - 如果蛇头碰到身体则游戏失败。 - 若有食物(另一个特定字母),则蛇身增长,不缩短尾部。 ### 解题思路 1. **输入解析**: - 输入可能包含多个测用例。 - 每个用例给出网格大小、初始蛇形布局、移动指令序列及食物位置。 2. **数据结构选择**: - 使用双向队列(`deque`)记录蛇身坐标,便于在头部插入位置,尾部弹出旧位置。 - 使用集合或哈希表快速判断蛇头是否与身体相撞。 3. **方向控制**: - 定义四个方向(上、下、左、右),通过字典映射方向字符串(如 "UP")到对应的坐标偏移量(如 `( -1, 0 )`)。 4. **移动逻辑**: - 根据当前方向更蛇头坐标。 - 判断位置是否有食物,若有则保留尾部;否则弹出尾部。 -后的蛇身坐标需重加入集合用于碰撞检测。 5. **边界条件与错误处理**: - 检查蛇头是否超出网格范围。 - 检查蛇头是否碰到身体。 ### Python 实现示例 ```python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def main(): # 示例输入解析(实际应根据题目输入方式调整) grid = [ ['H', 'G', 'G'], ['F', 'F', 'F'], ['F', 'E', 'E'] ] direction_sequence = ['RIGHT', 'DOWN', 'LEFT'] # 方向映射 directions = { 'UP': (-1, 0), 'DOWN': (1, 0), 'LEFT': (0, -1), 'RIGHT': (0, 1) } rows, cols = len(grid), len(grid[0]) # 初始化蛇身坐标(按顺序从头到尾) snake = deque() visited = set() # 找到蛇头并初始化 for i in range(rows): for j in range(cols): if grid[i][j] == 'H': snake.append((i, j)) visited.add((i, j)) # 模拟移动 current_dir = 'RIGHT' dx, dy = directions[current_dir] x, y = snake[0] for move in direction_sequence: dx, dy = directions[move] nx, ny = x + dx, y + dy # 检查是否越界 if not (0 <= nx < rows and 0 <= ny < cols): print("Game Over: Wall collision") return # 检查是否自撞 if (nx, ny) in visited and (nx, ny) != snake[-1]: print("Game Over: Self collision") return # 添加头 snake.appendleft((nx, ny)) visited.add((nx, ny)) # 移除尾部(如果未吃到食物) if grid[nx][ny] != 'F': # 假设 'F' 表示食物 tail = snake.pop() visited.remove(tail) x, y = nx, ny # 功完所有移动 print("Final snake positions:", list(snake))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 ###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每次移动最多检查一次碰撞,队列操作为 $O(1)$,总时间为 $O(N)$,其中 $N$ 为移动次数。 - **间复杂度**:使用队列和集合存储蛇身坐标,最坏情况下为 $O(L)$,其中 $L$ 为蛇的最大长度。 ### 测用例建议 1. 基础情况:蛇正常移动,无碰撞。 2. 边界情况:蛇头碰到边界。 3. 自撞情况:蛇头碰到自身。 4. 吃到食物情况:蛇身延长。 5. 连续多方向变换:验证方向切换逻辑。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梦想橡皮擦

如有帮助,来瓶可乐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