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时域的帧结构来看,在短训练序列之后是长训练序列,其长度为8us,
# 其中包括两个有效()FDM符号的长度(每个3.2us)和一个长型保护间隔的长度(1.6us)。
# 长训练序列主要用于精确的频率偏差估计和信道估计
#t1~t10: 短训练序列,每个短训练序列的长度是0.8us,对应16个采样点,10个短训练序列总共160个点,重点在于,注意它们的周期性。
#T1~T2:长训练序列,每个长训练序列占64个点,两个连在一起时128个点,G12是对两个长训练序列加循环前缀CP,G12的点数是32个,比后面数据段的要长。
# [STS*10] + [GAP + GAP + LTS + LTS] +[GAP+signal]+[gap+data]*n
#gap=0.4us 16个采样点
#LTS=1.6us 64个采样点
#STS=0.8us 64个采样点
#signal 3.2us 64个采样点
#data1 3.2us 64个采样点
320+16
#前导码和导频插入
#通信最重要的就是同步, 完成这一步骤的就是前导码.
# #前导码分成两个部分, 一个是短训练序列, 一个是长训练序列, 短训练序列是16个点, 重复了10次, 160个点, 长训练序列是64*2 + 32, 64长度的训练序列重复两次, 并加上一个32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