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我老师大神的人工智能教程。零基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还带黄段子!希望你也加入到我们人工智能的队伍中来!https://blog.youkuaiyun.com/jiangjunshow
http://blog.youkuaiyun.com/orbit/article/details/7343236
1.3扫描线种子填充算法
1.1和1.2节介绍的两种种子填充算法的优点是非常简单,缺点是使用了递归算法,这不但需要大量栈空间来存储相邻的点,而且效率不高。为了减少算法中的递归调用,节省栈空间的使用,人们提出了很多改进算法,其中一种就是扫描线种子填充算法。扫描线种子填充算法不再采用递归的方式处理“4-联通”和“8-联通”的相邻点,而是通过沿水平扫描线填充像素段,一段一段地来处理“4-联通”和“8-联通”的相邻点。这样算法处理过程中就只需要将每个水平像素段的起始点位置压入一个特殊的栈,而不需要象递归算法那样将当前位置周围尚未处理的所有相邻点都压入堆栈,从而可以节省堆栈空间。应该说,扫描线填充算法只是一种避免递归,提高效率的思想,前面提到的注入填充算法和边界填充算法都可以改进成扫描线填充算法,下面介绍的就是结合了边界填充算法的扫描线种子填充算法。
扫描线种子填充算法的基本过程如下:当给定种子点(x, y)时,首先分别向左和向右两个方向填充种子点所在扫描线上的位于给定区域的一个区段,同时记下这个区段的范围[xLeft, xRight],然后确定与这一区段相连通的上、下两条扫描线上位于给定区域内的区段,并依次保存下来。反复这个过程,直到填充结束。
扫描线种子填充算法可由下列四个步骤实现:
(1) 初始化一个空的栈用于存放种子点,将种子点(x, y)入栈;
(2) 判断栈是否为空,如果栈为空则结束算法,否则取出栈顶元素作为当前扫描线的种子点(x, y),y是当前的扫描线;
(3) 从种子点(x, y)出发,沿当前扫描线向左、右两个方向填充,直到边界。分别标记区段的左、右端点坐标为xLeft和xRight;
(4) 分别检查与当前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