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uts原理与实践(三)

本文深入解析Struts框架结合JDBC访问数据库的工作原理,包括配置数据源、访问数据库的基本步骤,以及如何在Struts应用中实现数据库操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分享一下我老师大神的人工智能教程!零基础,通俗易懂!http://blog.youkuaiyun.com/jiangjunshow

也欢迎大家转载本篇文章。分享知识,造福人民,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JDBC的工作原理

Struts在本质上是java程序,要在Struts应用程序中访问数据库,首先,必须搞清楚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 API(JDBC)的工作原理。正如其名字揭示的,JDBC库提供了一个底层API,用来支持独立于任何特定SQL实现的基本SQL功能。提供数据库访问的基本功能。它是将各种数据库访问的公共概念抽取出来组成的类和接口。JDBC API包括两个包:java.sql(称之为JDBC内核API)和javax.sql(称之为JDBC标准扩展)。它们合在一起,包含了用Java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所需的类。这些类或接口主要有:
Java.sql.DriverManager
Java.sql.Driver
Java.sql.Connection
Java.sql.Statement
Java.sql.PreparedStatement
Java.sql.ResultSet等

这使得从Java程序发送SQL语句到数据库变得比较容易,并且适合所有SQL方言。也就是说为一种数据库如Oracle写好了java应用程序后,没有必要再为MS SQL Server再重新写一遍。而是可以针对各种数据库系统都使用同一个java应用程序。这样表述大家可能有些难以接受,我们这里可以打一个比方:联合国开会时,联合国的成员国的与会者(相当我们这里的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往往都有自己的语言(方言)。大会发言人(相当于我们这里的java应用程序)不可能用各种语言来发言。你只需要使用一种语言(相当于我们这里的JDBC)来发言就行了。那么怎么保证各成员国的与会者都听懂发言呢,这就要依靠同声翻译(相当于我们这里的JDBC驱动程序)。实际上是驱动程序将java程序中的SQL语句翻译成具体的数据库能执行的语句,再交由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去执行。因此,使用JDBC API访问数据库时,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数据库采用不同的驱动程序,驱动程序实际上是适合特定的数据库JDBC接口的具体实现,它们一般具有如下三种功能:

建立一个与数据源的连接
发送SQL语句到数据源
取回结果集

那么,JDBC具体是如何工作的呢?

Java.sql.DriverManager装载驱动程序,当Java.sql.DriverManager的getConnection()方法被调用时,DriverManager试图在已经注册的驱动程序中为数据库(也可以是表格化的数据源)的URL寻找一个合适的驱动程序,并将数据库的URL传到驱动程序的acceptsURL()方法中,驱动程序确认自己有连接到该URL的能力。生成的连接Connection表示与特定的数据库的会话。Statement(包括PreparedStatement和CallableStatement)对象作为在给定Connection上执行SQL语句的容器。执行完语句后生成ResultSet结果集对象,通过结果集的一系列getter就可以访问表中各列的数据。

这里,是讲的JDBC的基本工作过程,实际应用中,往往会使用JDBC扩展对象如DataSource等,限于篇幅,就不在此详细讨论了。

二、访问数据库所要做的基本配置

我们以访问MS SQL Server2000数据库为例,介绍其基本的配置情况。首先,要到微软网站去下载JDBC的驱动程序,运行setup.exe将得到的三个文件:msbase.jar、mssqlserver.jar及msutil.jar放在/webapps/mystruts/WEB-INF/lib目录下。

在struts-config.xml文件中配置数据源

这里,有一点要引起大家的注意的,就是,struts-config.xml中配置的各个项目是有一定的顺序要求的,几个主要项目的顺序大致是这样的:



在配置时要遵守上述顺序



我们来对这段配置代码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这句中,如果您的struts应用程序中只配置一个数据源则key="A"可以不要,而配置多个数据源时就要用这个键值区别,也就是说,可以为一个应用程序配置多个数据源让它访问多个数据库。



这句中的sqlserver://127.0.0.1:1433;DatabaseName=mystruts;的数据库服务器名(本例是用代表本机的ip地址)和数据库名称要与您的具体情况相同。同时,还要注意访问数据库的用户名和口令也要合乎您的实际情况。

表示最大的活动连接数,这也说明这些连接是池化(pooling)的。

表示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操作必须显式地提交。即必须使用connect.commit();这样的命令才能真正让数据库表中的记录作相应的改变。设置成这样方便用户组织自己的数据库事务。

三、现在我们就来扩展前面我们讲的那个登录的例子,让它访问存储在数据库表中的用户名和口令信息,同时也让它给出的出错信息更明确一些。

为此,我们先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如果您还没有安装MS SQL Server2000请先安装,并下载最新的补丁包。再建一个名为mystruts的数据库,并在该数据库中建一个名为userInfo的表,该表有两个字段既:username和password,它们的字段类型都为varchar(10),其中username为主键。在该表中输入一条记录,username和password的字段值分别为lhb和awave。到此准备工作就基本做好了。

为了访问数据库,首先,要修改Action类,修改后的代码清单如下:



注意:dataSource = getDataSource(request,"A");这句中,如果配置中只有一个数据源,且没有key="A",则这句应写为dataSource = getDataSource(request);

从清单上可以看出,主要就是增加了访问数据库的代码。同时,我们的业务对象的形式也发生了一个变化,原来没有参数,现在有一个代表数据库连接的参数cnn,因此我们也要对业务对象进行适当地修改。

更改后的业务对象代码清单如下:



这个业务对象的代码还是比较简单的,重点要讲的就是它在validatePwd方法中调用了一个名叫UserInfoDao的对象,它就是真正进行数据库操作的数据访问对象。其代码清单如下:



下面,简单地分析一下数据访问对象的工作过程:

要访问数据库,一般要经历的如下几个步骤:
获得到数据库的连接
创建SQL语句
执行SQL语句
管理结果集

其中,得到数据库的连接本例中是在Action类中完成的,代码如下:
dataSource = getDataSource(request,"A");
cnn = dataSource.getConnection();

Action在调用业务对象时将连接作为一个参数传给业务对象,再由业务对象传给数据库访问对象。

要说明一点的是,要将struts-legacy.jar文件放在/webapps/mystruts/WEB-INF/lib目录下。

我们要在/webapps/mystruts/WEB-INF/classes目录下再建一个名叫db的子目录,将数据访问类以UserInfoDao.java文件名保存在该子目录中。按照上篇文章介绍的方法,编译各个包中的.java文件。就可以启动Tomcat重新运行您的程序了。

细心一点的读者可能都注意到了,到目前为止,我们程序中的各种消息都不是用中文表示的,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Struts的国际化编程即所谓的i18n编程,对我们在编程中经常遇到的乱码问题也一同作些分析。
           

给我老师的人工智能教程打call!http://blog.youkuaiyun.com/jiangjunshow
这里写图片描述
@Namespace("") @Results({ @Result(name = "loginSuccess", location = "/WEB-INF/success.jsp"), @Result(name = "loginFailure", location = "/WEB-INF/failure.jsp"), @Result(name = "checkSuccess", location = "/WEB-INF/success.jsp"), @Result(name = "checkFailure", location = "/WEB-INF/failure.jsp") }) public class LoginAction extends ActionSupport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private String resultMsg; private int resultInt; RegisterImpl regImpl = new RegisterImpl(); // 提交注册 @Action("register") public String register() { // 验证用户名是否重复 resultInt = regImpl.findByUserName(userName); if (resultInt != 0) { resultMsg = "用户名已被使用,请重新输入"; return "registerFailure"; } else { resultInt = regImpl.register(userName, passWord); if (1 == resultInt) { // 1. 将用户信息保存到Session中。 Map<String, Object> session = ActionContext.getContext().getSession(); session.put("userName", userName); session.put("passWord", passWord); // 2. taglib标识传递 resultMsg = "注册成功"; return "registerSuccess"; } else { resultMsg = "注册失败"; return "registerFailure"; } } } // 登录 @Action("login") public String login() { resultMsg = null; // 对用户的输入格式进行验证//应定义在jsp页面javScript if ("".equals(userName) || userName == null) { resultMsg = "用户名不能为空"; return "checkFailure"; } else if ("".equals(passWord) || passWord == null) { resultMsg = "密码不能为空"; return "checkFailure"; } else { if (passWord.length() < 4 || passWord.length() > 10) { resultMsg = "密码必须在4到10之间"; return "checkFailure"; } } // 数据库查询,根据用户输入数据库中数据匹配情况 SelectConOper selectConOpe = new SelectConOper(); int resultInt = selectConOpe.selectStatement(userName, passWord); // int resultInt = // selectConOpe.selectPreparedStatement(userName,passWord); if (1 == resultInt) { resultMsg = "登录成功"; return "loginSuccess"; } else { resultMsg = "登录失败"; return "loginFailure"; } } public String getUserName() { return userName; } public void setUserName(String userName) { this.userName = userName; } public String getPassWord() { return passWord; } public void setPassWord(String passWord) { this.passWord = passWord; } public String getResultMsg() { return resultMsg; } public void setResultMsg(String resultMsg) { this.resultMsg = resultMsg;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