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这些东西竟然藏在这里!还是知道晚了!(locate代码解析及心得)

本文通过一段C语言代码,深入探讨了程序在内存中的布局,包括程序段、数据段、堆和栈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变量在内存中的位置,帮助读者理解C语言内存管理机制。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我们的一整篇代码,各种数字储存都存在哪了呢?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不敢问的话,那就写段代码自己看看呗!

那应该写什么样的代码呢?咱们一起看看吧!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首先,必不可少的库函数一定要到场支持。其中第三个头文件头文件unistd.h是Linux/Unix的系统调用,包含了许多UNIX系统服务函数原型,如open、read、write、getpid等函数。

static void show_pointer(void *p, char *descr) {
    printf("%s\t%p\t%lu\n", descr, p, (unsigned long) p);
}

中间一个简单的输出函数,输出内容一定要有第一个是输出的名字,第二个是地址,第三个是将地址改为无符号长整型,以进一步确认地址的大小。

char big_array[1L<<24]; 
char huge_array[1L<<30];
int global = 0;

int useless() { return 0; }

很明显是宏定义

int main ()
{
    void *p1, *p2, *p3, *p4;
    int local = 0;
    p1 = malloc(1L << 28);
    p2 = malloc(1L << 8);
    //p3 = malloc(1L << 32);
    p3 = malloc(1L << 16);
    p4 = malloc(1L << 8);

    show_pointer((void *) big_array, "big array");
    show_pointer((void *) huge_array, "huge array");
    show_pointer((void *) &local, "local");
    show_pointer((void *) &global, "global");
    show_pointer((void *) p1, "p1");
    show_pointer((void *) p2, "p2");
    show_pointer((void *) p3, "p3");
    show_pointer((void *) p4, "p4");
    show_pointer((void *) useless, "useless");
    show_pointer((void *) exit, "exit");
    show_pointer((void *) malloc, "malloc");
    return 0;
}

最后是主函数,主函数中,将宏定义,区域中的指针,int型以及函数等分别输出。

我们来看下最后的运行结果:

显而易见,类型不同的距离很远,类型相同的就会很近。

C程序一般分为:

1.程序段:程序段为程序代码在内存中的映射.一个程序可以在内存中多有个副本.

2.初始化过的数据:在程序运行值初已经对变量进行初始化的

3.未初始化过的数据:在程序运行初未对变量进行初始化的数据

4.堆(stack):存储局部,临时变量,在程序块开始时自动分配内存,结束时自动释放内存.存储函数的返回指针.

5.栈(heap):存储动态内存分配,需要程序员手工分配,手工释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