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字符编码根本原理

Java开发中,常常会遇到乱码的问题,一旦遇到这种问题,常常就很扯蛋,每个人都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代码有问题。其实编码问题并没有那么神秘,那么不可捉摸,搞清Java的编码本质过程就真相大白了。

  先看个图:

  其实,编码问题存在两个方面:JVM之内和JVM之外。

  1、Java文件编译后形成class

  这里Java文件的编码可能有多种多样,但Java编译器会自动将这些编码按照Java文件的编码格式正确读取后产生class文件,这里的class文件编码是Unicode编码(具体说是UTF-16编码)。

  因此,在Java代码中定义一个字符串:

  String s="汉字";

  不管在编译前java文件使用何种编码,在编译后成class后,他们都是一样的----Unicode编码表示。

  2、JVM中的编码

  JVM加载class文件读取时候使用Unicode编码方式正确读取class文件,那么原来定义的String s="汉字";在内存中的表现形式是Unicode编码。

  当调用String.getBytes()的时候,其实已经为乱码买下了祸根。因为此方法使用平台默认的字符集来获取字符串对应的字节数组。在WindowsXP中文版中,使用的默认编码是GBK,不信运行下:

  • public class Test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System.out.println("当前JRE:" + System.getProperty("java.version"));   
  • System.out.println("当前JVM的默认字符集:" + Charset.defaultCharset());   
  • }   
  • }

  当前JRE:1.6.0_16

  当前JVM的默认字符集:GBK

  当不同的系统、数据库经过多次编码后,如果对其中的原理不理解,就容易导致乱码。因此,在一个系统中,有必要对字符串的编码做一个统一,这个统一模糊点说,就是对外统一。比如方法字符串参数,IO流,在中文系统中,可以统一使用GBK、GB13080、UTF-8、UTF-16等等都可以,只是要选择有些更大字符集,以保证任何可能用到的字符都可以正常显示,避免乱码的问题。(假设对所有的文件都用ASCII码)那么就无法实现双向转换了。


要特别注意的是,UTF-8并非能容纳了所有的中文字符集编码,因此,在特殊情况下,UTF-8转GB18030可能会出现乱码,然而一群傻B常常在做中文系统喜欢用UTF-8编码而不说不出个所以然出来!最傻B的是,一个系统多个人做,源代码文件有的人用GBK编码,有人用UTF-8,还有人用GB18030。FK,都是中国人,也不是外包项目,用什么UTF-8啊,神经!源代码统统都用GBK18030就OK了,免得ANT脚本编译时候提示不可认的字符编码。

  因此,对于中文系统来说,最好选择GBK或GB18030编码(其实GBK是GB18030的子集),以便最大限度的避免乱码现象。

  3、内存中字符串的编码

  内存中的字符串不仅仅局限于从class代码中直接加载而来的字符串,还有一些字符串是从文本文件中读取的,还有的是通过数据库读取的,还有可能是从字节数组构建的,然而他们基本上都不是Unicode编码的,原因很简单,存储优化。

  因此就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编码问题,在处理之前,必须明确“源”的编码,然后用指定的编码方式正确读取到内存中。如果是一个方法的参数,实际上必须明确该字符串参数的编码,因为这个参数可能是另外一个日文系统传递过来的。当明确了字符串编码时候,就可以按照要求正确处理字符串,以避免乱码。

  在对字符串进行解码编码的时候,应该调用下面的方法:

  • getBytes(String charsetName)   
  • String(byte[] bytes, String charsetName)

  而不要使用那些不带字符集名称的方法签名,通过上面两个方法,可以对内存中的字符进行重新编码。


内容概要:本文档提供了关于“微型车间生产线的设计与生产数据采集试验研究”的毕业设计复现代码,涵盖从论文结构生成、机械结构设计、PLC控制系统设计、生产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有限元分析、进度管理、文献管理和论文排版系统的完整实现。通过Python代码和API调用,详细展示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实现和相互协作。例如,利用SolidWorks API设计机械结构,通过PLC控制系统模拟生产流程,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生产数据的采集和异常检测,以及利用进度管理系统规划项目时间表。 适合人群:具有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或计算机编程基础的学生或研究人员,尤其是从事智能制造领域相关工作的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学生或研究人员快速搭建和理解微型车间生产线的设计与实现;②提供完整的代码框架,便于修改和扩展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③作为教学或科研项目的参考资料,用于学习和研究智能制造技术。 阅读建议:此资源不仅包含详细的代码实现,还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如机械设计、电气控制、数据分析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建议读者结合实际操作,逐步理解每个模块的功能和原理,并尝试调整参数以观察不同设置下的系统表现。同时,可以参考提供的文献资料,深入研究相关理论和技术背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