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发布《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后简称《规划》)正式出炉。
重庆都市圈由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以下简称中心城区)和紧密联系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包括重庆市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万盛经开区、大足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21个区和四川省广安市。
一、什么是都市圈?
都市圈,是从日本、美国等城市发展经验中,诞生出的一个城市功能概念。我国在2014年正式提出了这一说法,并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何为都市圈呢?简而言之,就是以一个或多个城市为中心,与周边的城市相配合,形成一个交通互通、产业互联、公共配套设施共享的集中发展区域。
都市圈是城市地域空间形态演化的高级形式,也是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区域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空间现象。近十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伴随而来的就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从农村、乡镇、中小城市等,正加速向特大城市、超大城市流动。城市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土地,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但是城市扩大到一定程度,也会带来诸多的“大城市病”。既要聚集人口,又要防止“大城市病”,我国很多城市开始探索卫星城,卫星城,是指在城市的外围选择一些远城区、新区等,适当地聚集人口,与主城区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又能享受主城区的发展成果。都市圈可以视为卫星城的“加大号”版本。因为卫星城距离主城区一般不会太远,随着主城区加速发展,很快就可以与主城融为一体。而且卫星城大多在同一地级市政区范围内,都市圈则可以跨越地市,甚至是省区。对于具备一定体量的城市,建设都市圈,是进一步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带动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一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及信息社会的建立,都市圈已经成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的城镇群体空间组合类型,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介入全球竞争的基本单元。
二、除重庆都市圈外,国家层面批复了哪些都市圈?
目前省级层面提出的都市圈,已达数十个。在国家发改委网站上查询,国家陆续批复了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等5个是国家级都市圈。
1.西安都市圈规划范围主要包括西安市全域(含西咸新区),咸阳市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武功县,铜川市耀州,渭南市临渭区、华州区、富平县,杨凌示范区,面积2.06万平方公里,2020年底常住人口180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约1.3万亿元。
2.成都都市圈以成都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共同组成。主要包括:成都市,德阳市旌阳区、什邡市、广汉市、中江县,眉山市东坡区、彭山区、仁寿县、青神县,资阳市雁江区、乐至县,面积2. 64 万平方公里,2020 年末常住人口约2761 万人;规划范围拓展到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全域,总面积3. 31 万平方公里,2020 年末常住人口约2966 万人。
3.福州都市圈由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中心、联系紧密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主要包括:福州、莆田两市全域,宁德市蕉城区、福安市、霞浦县、古田县,南平市延平区和建阳区、建瓯市部分地区,及平潭综合实验区,陆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总人口约13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约1.5万亿元,分别占福建省的21.5%、33.5%和34.5%。
4.长株潭都市圈范围包括长沙市全域、株洲市中心城区及醴陵市、湘潭市中心城区及韶山市和湘潭县,面积1.89万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1484万,经济总量1.79万亿元。
5.南京都市圈由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中心、联系紧密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主要包括: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和句容市,扬州市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和仪征市,淮安市盱眙县,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马鞍山市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和县和当涂县,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来安县和天长市,宣城市宣州区,面积2.7万平方公里,2019年末常住人口约2000万;规划范围拓展到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8市全域及常州市金坛区和溧阳市,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2019年末常住人口约3500万。
三、“十四五”期间国家对都市圈的发展有哪些定位和要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
1.第八篇 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2. 第二十八章 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提出: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3. 第二节 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提出: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1小时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以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等轨道交通为骨干,打通各类“断头路”、“瓶颈路”,推动市内市外交通有效衔接和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提高都市圈基础设施连接性贯通性。鼓励都市圈社保和落户积分互认、教育和医疗资源共享,推动科技创新券通兑通用、产业园区和科研平台合作共建。鼓励有条件的都市圈建立统一的规划委员会,实现规划统一编制、统一实施,探索推进土地、人口等统一管理。
4. 第三节 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提出:着力打造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内陆地区开放高地、巩固生态绿色发展格局,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在长江、京广、陇海、京九等沿线建设一批中高端产业集群,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5. 第二节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出:推进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加快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建设,构建高速公路环线系统,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四、重庆都市圈基础地理数据示例
五、城市群、都市圈等区域规划研究的基础地理数据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数据资源的地理空间本底数据,也是时空信息、定位导航服务等新型基础设施高效运转的基础支撑数据。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对于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欢迎大家关注知识星球,目前有全国19个城市群和6个都市圈的基础地理数据,还在逐步更新中(包括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澜湄合作区、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等区域规划),「区域规划GIS数据三级包」https://t.zsxq.com/05RRNbYFq。
全国19个国家级城市群
全国19个国家级城市群分县
成渝城市群1
成渝城市群2
成渝城市群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