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的目的是保持两个接口的兼容性,能让原本因为接口不匹配不能一起工作的类能够协同工作。
如果我们使用手机充电,家庭使用的电压一般都是220V,但是手机一般只能接受5V或者10V的电压。那我们就需要一个转换器来使我们手机也能使用220V的电压。
需要适配的类,对象,接口,我们称为src
适配后的输出为dst
中间的适配器是Adapter
适配器模式一般都是有类适配器,对象适配器,接口适配器三种
使用场景:
1 系统需要使用现有的类,而这些类的接口不符合系统的需要。
2 想要建立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类,用于与一些彼此之间没有太大关联的一些类,包括一些可能在将来引进的类一起工作。
3 需要一个统一的输出接口,而输入端的类型不可预知。
类适配器
我们可以概括 : Adapter类,通过继承 src类,实现 dst 类接口,完成src->dst的适配。
src类 :Voltage220
public class Voltage220 {
//原始220V电压
public int srcCharge(){
int v = 220;
System.out.println("src voltage is "+v);
return v;
}
}
dst接口:
public interface Voltage10 {
int dst();
}
Adapter类:
public class ChargeAdapter extends Voltage220 implements Voltage10 {
@Override
public int dst() {
//适配之后以10V电压输出
int v = srcCharge();
int dstV = v/22;
System.out.println("dst voltage is " + dstV);
return dstV;
}
}
Test类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hargeAdapter chargeAdapter = new ChargeAdapter();
chargeAdapter.dst();
}
}
最终输出结果:
src voltage is 220
dst voltage is 10
类适配器也存在缺陷:就是输出dst必须是接口,src类无关的方法也会曝光到Adapter类。
对象适配器
对象适配器一般指持有src类,实现dst接口,完成适配。
新建Adapter类:ChargeAdapter2
public class ChargeAdapter2 {
private Voltage220 voltage220;
public ChargeAdapter2(Voltage220 voltage220){
this.voltage220 = voltage220;
}
public int dst() {
//适配之后以10V电压输出
int v = voltage220.srcCharge();
int dstV = v/22;
System.out.println("dst voltage is " + dstV);
return dstV;
}
测试类:test2
public class tes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hargeAdapter2 chargeAdapter2 = new ChargeAdapter2(new Voltage220());
chargeAdapter2.dst();
}
}
结果如下:
src voltage is 220
dst voltage is 10
根据组合大于继承原则,这种方式很好解决了类适配器的问题,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和装饰者模式初学时可能会弄混,这里要搞清,装饰者是对src的装饰,使用者毫无察觉到src已经被装饰了(使用者用法不变)。 这里对象适配以后,使用者的用法还是变的。
即,装饰者用法: setSrc->setSrc,对象适配器用法:setSrc->setAdapter.)
接口适配器
当不需要全部实现接口提供的方法时,可先设计一个抽象类实现接口,并为该接口中每个方法提供一个默认实现(空方法),那么该抽象类的子类可有选择地覆盖父类的某些方法来实现需求,它适用于一个接口不想使用其所有的方法的情况。
比如:创建一个接口:
public interface Adapter {
void method1();
void method2();
void method3();
void method4();
void method5();
void method6();
}
创建一个抽象类继承这个接口:
public abstract class TempAdapter implements Adapt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1(){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2(){}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3(){}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4(){}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5(){}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6(){}
}
这样其他类在继承该接口的时候只需继承抽象类,然后需要什么方法重写那个方法就行。
总结:
类适配器,以类给到,在Adapter里,就是将src当做类,继承,
对象适配器,以对象给到,在Adapter里,将src作为一个对象,持有。
接口适配器,以接口给到,在Adapter里,将src作为一个接口,实现。
Adapter模式最大的作用还是将原本不兼容的接口融合在一起工作。